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将分层施教体现在教学全过程

(2025-07-23 15:42:36)


 

分层施教是践行成功教学考理论的重要条件。要将分层施教体现在教学全过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教学目标分层;二是导学案分层;三是教学过程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根据入口成绩和学情实际,精准确定出口目标成绩。举例来说,兰州成功高中学生的出口目标成绩,A类生前15%,目标高考成绩均分历史类520分、物理类490分;B类生16-50%,历史类460分、物理类430分;C类生51-85%,历史类410分、物理类380分;D类生后15%,历史类380分、物理类350分。要具体到个人和科目。再拿高考复读举例,根据入口成绩与学情实际,划分ABC各类学生,确定每个学生的总体增分目标和单科增分目标。

必须指出,出口目标成绩是由科任教师在充分掌握学情的前提下确定的。以上例举仅供示范。

导学案分层。预习学案不分层,正课题型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又分为一个星号题和两个星号题,CD类生认真完成预习学案和基础题;B类生还要完成一个星号题,A类生努力完成两个星号题。教师要把握好度,层层递进,做到力所能及。游刃有余或力不能就都是要反对的。

教学过程分层。课堂教学分层施教,“记会、学会、会用”执行到位。依据学情实际,针对教学目标,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深解,一文深读,分层盯抠,落实到位。作为执行环节,教学过程分层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时间意识、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得到充分体现,才有可能将分层施教体现在教学全过程。

 

附任校长落实意见:

一、强化教学目标分层的精准性与动态性

1.深化学情分析。开学后科任教师通过入学测试(中高考成绩)、日常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维度收集学情数据,建立学生个人及科目学情档案,明确知识薄弱点和能力短板,为出口目标制定提供依据。

2.细化目标。在分层设定总体出口目标的基础上,拆解至单科目、单知识点的可量化目标,确保可追踪。

3.动态调整。每阶段(如月考、期中后)结合学生成绩重评学情,经科任教师团队审议微调出口目标,避免固化。

二、优化导学案分层的科学性与靶向性

1.规范学案设计标准。全体学生必会题覆盖基础知识点,选做题(一星、二星)分别匹配B类、A类生能力拓展需求,星级题目与教学目标精准关联。

2.发挥学科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研讨典型题型分层设计,明确不同层次题目在知识点深度、复杂度上的梯度,防止导学案分层随意性。

3.建立学生反馈通道。教师定期不定期收集学生对学案难度的反馈(如C类生是否觉得基础题过难、A类生是否觉得二星题挑战性不足),由学科备课组及时调整题型分布与难度,保障靶向性。

三、抓实教学过程分层的落地与实效

1. 设计分层互动环节:课堂按“记会、学会、会用”分层设计,对C类生,通过“复述基础概念+典型例题模仿”落实“记会”;对B类生,通过“变式练习+思路讲解”落实“学会”;对A类生,通过“综合应用题+拓展探究”落实“会用”。“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深解”是实现分层施教的重要途径。

2. 强化分层盯抠:用费曼学习法,让不同层次学生讲解必会题,C类生重点讲解基础题,B类生侧重讲解一星题解题思路;A类生讲解二星题突破点,抓住各层次学生重难点,确保规定时间内直击问题核心,让各层次学生盯抠的针对性更强。

四、保障分层施教全过程互通

建立“目标-学案-过程”联动考查机制。教学目标分层为导学案设计指明方向,导学案分层为教学过程提供载体,教学过程分层反向验证目标与学案的合理性。教研督导处通过定向教研,定期组织科任教师同步复盘三个环节的衔接问题,形成“设计-实施-反馈-优化”闭环,确保分层施教贯穿教学全流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