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扎稳打颗粒归仓
(2025-05-16 15:29:03)
高考英语教研群有七十多位老师,近两年学术气氛活跃,对于英语教学成绩的提升和教研突破做出了贡献。主导者是以学科组长李亚莲高级教师为代表的高考复读英语教师团队。
高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李亚莲老师在英语群里再次提醒大家,将着力点放在基础题上,千万不要好高骛远。想方设法把错题弄会,这才是增分的最佳途径。最后20天,英语备考要做到多积累、多运用,少钻牛角尖。只要大家全力以赴,一定能够实现增分目标!
老师们纷纷跟帖响应:“狠抓落实,精准备考;稳扎稳打,颗粒归仓。”
看到
“稳扎稳打,颗粒归仓”这八个字,很有感触,用在最后冲刺阶段,恰如其分。不仅适用于英语,也适用于其它学科。
最后20天,师生齐努力,稳扎稳打,颗粒归仓。看看各团队都是如何做的?
成功高三董保太主任:最后20天,还是抓基础,利用模拟卷和滚动卷,争取将学生“会的全部变成对的”。注重学生会做的题能不能得全分,把这些分数拿全,每位同学还能提升20分左右。对于不会的题以及到现在还没有掌握的题全部放弃。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心理疏导,让学生保持良好心态。
河西高考复读马俊主任:本次考试物理方向前200名河西高复共有11人,历史方向前100名河西高复共有11人,与期望值还有差距。最后二十天,对前面做过的试卷进行变式重组,举一反三,反复滚动,凡能得分处绝对要拿下。错题本整理做出明确要求,不贪多求全,找准突破口,稳扎稳打,全力攻克,颗粒归仓。
新区教研督导负责人万红元:“稳扎稳打、颗粒归仓”对备战高考最后冲刺阶段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英语复习提出合理建议,做了数十套试卷,把错题本上的改错题再复习,再整理,就是最好的备考。只考不改错、不整理,就等于猴子掰苞谷,徒劳无功。
中考复读王丽霞校长:最后20多天,全体老师锚定目标,精准施策。一方面,紧扣核心考点,通过分层训练,实施靶向突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收获进步;另一方面,关注细节,深入复盘错题,同时加强学生心理疏导,保证知识无遗漏、状态全在线。
最后20多天,全体老师秉持钉钉子精神,将总校的教学安排落细落实,与学生携手同行、并肩作战,全力以赴实现“颗粒归仓”的目标!
中职高三付永红校长:进入四月份以来,老师们针对目标学生和临界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教学,课间都是一对一辅导。这次月考虽然成绩不理想,但至少是最真实的一次。我们和学生谈心谈话,鼓励学生不要气馁,而是和老师一起咬紧牙关,在仿真模拟的基础上,全力以赴攻克力所能及题。现在学生精神状态很好,基本都能做到“稳扎稳打”,沉着冷静,根据错题有效回归教材,力争把相关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相关题型不断变式,不断追问,真正做到“会一道,通一类”。在做模拟卷时教学生学会审题、解题、规范答题,科学合理分配时间,把平时模拟考当成高考,训练学生学会考试,以良好的心态直面高考,真正做到“稳扎稳打,颗粒归仓”。
任校长:高考倒计时两周,“稳扎稳打,颗粒归仓”的关键在于牢牢抓住真题中“会而不对”的失分点。这类题目表面看似掌握,实则暗藏隐患,极易成为高考中的“隐形杀手”,需将其作为复习重点。
首先,将真题中此类错题单独归类,细致剖析错误根源,是审题疏漏、计算失误,还是答题逻辑存在偏差。针对这些错题,通过一题深解,不断追问,不断变式,对原题条件、设问角度进行巧妙改编,反复推演解题思路,强化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能力;
其次,反复滚动复习,拓展解题方法,确保彻底吃透真会。在最后冲刺阶段,与其追求新题量,不如专注于精准提分。以严谨态度攻克每一处细节漏洞,让“会而不对”的遗憾不再重演。
再次,要特别重视"考场动作定型",将规范书写、时间分配、检查反馈等细节固化成条件反射。应每天保持高考考试时间2小时全真模拟,调节好生物钟。
最后20天,错题不过夜,考点日日清。稳扎稳打,颗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