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道语文题展开思考语文学科如何提升成绩
(2025-05-02 11:18:52)
随着成功教学考理论的深入推行,各科成绩都取得了明显提升,英语成绩的提升尤其显著,但是语文成绩进步不大。语文学科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桎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阅读 (本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题。
登岳阳楼 陈与义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注]陈与义:南北宋之交诗人。靖康之变后,诗人南下流亡至岳阳楼时作此诗。杪秋:晚秋。
白首:白发,这里指枯而未凋的白草。翰林:指李白,曾为翰林待诏,有题岳麓之诗。“物色分留少”化用杜甫诗中“物色分留与老夫”一句,是说李翰林留给自己的巴陵的物色太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诗人登楼望远,见洞庭湖一平如镜,天空倒映在湖水之中,水天相接,意境宏阔辽远。 B.“正浮空”写夕阳下湖上的风帆和空中的归雁似乎都浮在空中的景象,突出湖的澄澈。 C.“客子”点明了诗人困顿的处境,而“日落君山元气中”则是诗人处境的真实写照。 D.尾联化用典故,写诗人流亡已到巴陵,但诗作仍未见精工,含蓄表达诗人的复杂情绪。
解析:
要让学生真正读懂一首诗,不能就题讲题,死教书,教死书。必须引导他们建立"背景—文本—选项"三位一体的分析框架。以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二)为例:
1.背景切入:南宋初年的特殊背景是解读本诗的关键。建炎年间,金兵南侵,陈与义流亡至岳阳。
个人境遇:从北宋高官(曾为副宰相)沦为逃难文人,前途黯然,"白头吊古"的苍凉感油然而生。
时代特征:诗中"北望可堪回白首"的"北望",既指地理方位,更暗含对沦陷故都的眷念。
2.文本细读:
特别关注"日落君山元气中"的"元气"。
表层:暮色中的自然气息。
深层:南宋士人试图在破碎山河中寻找的精神支撑。
3.选项剖析:培养批判思维。
A项解析:诗人登高远望,洞庭湖平静无波,天空倒映在湖中,与水天一色,营造出宏阔辽远的意境。这与诗中“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所描绘的景象相符,因此A项描述正确。
B项解析:“正浮空”三字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下,湖上风帆与空中归雁仿佛都漂浮在空中的景象,这突出了湖水的清澈与宁静。B项准确捕捉了这一意境,描述正确。
C项解析:“客子”的确点明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困顿处境。但“日落君山元气中”并非诗人处境的真实写照,而是对岳阳楼壮丽景色的赞美。君山在夕阳的映照下,仿佛置身于元气之中,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因此,C项描述不正确。
D项解析:尾联“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化用了李白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作的谦逊态度,同时也隐含了对自身流离失所、壮志未酬的感慨。D项准确捕捉了尾联的深层含义,描述正确。
综上所述,不正确的选项是C。
教学策略:可让学生用"三问法"自检选项:有无文本依据?是否符合背景?是否匹配情感基调?
通过以上方法,学生可逐步掌握“背景—文本—选项”的闭环分析能力,实现从“答题”到“解诗”的思维跃迁。教学中需避免机械套用模板,强调具体语境的具体分析,尤其在讲解选择题时,要将每一个选项作为问答题讲深讲透。
思考一:夯实基础知识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高考备考中,各知识点与题型逻辑紧密,教师需强化引导训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纠正阅读材料题随意作答的错误习惯,激发师生问题意识至关重要,面对材料多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能有效提升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二:必须摒弃死记硬背与应试教育模式,顺应新课标人才培养需求。针对语文高考题材料多变、题型反套路的特点,教师应加强审题专项训练,指导学生做选择题时紧扣考点、精准分析;解答材料分析题时,通过划分层次、抓取关键词、联系考点、结合材料,规范答题步骤。
思考三:作为语文教师,更加需要在“问题意识”上下功夫。学生答题的情况往往反映着实际教学情况,得分率就是我们教会与否的镜子。除去百分之二三十以下和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得分率的题目小组解决或个别辅导外,剩下的题目需逐题分析失分原因,尤其是教学方面的原因,是否贪多求全、是否就题论题、是否只是套入标准答案。找准问题之后,扎实备课,透彻讲解。
思考四:“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把题目相关的知识给学生讲解透彻深入,学生看题目自然就会容易理解,得分率也会更高。然后围绕这一道题,准备同类型的题让学生训练,巩固所学知识,才能达到做一道题通一类题的目的,在有限的三轮复习时间争取语文成绩的突破。
思考五: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每堂课都要给学生留足作文训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对问答题和语言文字运用也很有帮助。写作不仅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都是高考对语文素养的要求。也就是说,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作文训练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