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月要加大解决个性问题的力度
(2025-05-01 17:38:04)最后一个月,高考中考冲刺复习重在解决问题,提高接轨能力。
带着问题问学生,逼着学生动脑筋。中复的排队“说课”和“讲题”是解决个性问题的典型示范。而鼓励激发学生主动问问题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最后冲刺阶段,尤其是最后二三十天,让学生动脑筋问问题,解决自己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疑惑和存在的问题,对于真正学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任校长:集团领导虽然不常进课堂,但看问题的敏锐性令人敬佩,一针见血地指出和强调了最后冲刺阶段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最近我们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就是如此:以普讲为主流,个性问题不明了、不着力,老师重普讲,学生随大流,自己的问题知不知道,是否解决,在课堂上没有呈现。最后30天应把解决学生的个性问题做为重中之重,逼着学生动脑筋找自己的问题,在力所能及的问题上着力,解决一个问题就可能多提升1分。前期主要通过普讲集体梳理高频考点,确保基础框架稳固,最后的冲刺阶段要聚焦学生个性错题进行靶向辅导。而老师不可能精准掌握每个学生每个问题及问题的本质,除了通过限时训练暴露思维盲区之外,要求学生每日提交疑难清单,教师帮助把脉,再采用苏格拉底式追问,引导学生自主拆解问题逻辑链,最终实现知识盲点清零,将“会'的变成”对“的,达到真正学会的目标。不该丢的分一分不丢就是方向,严盯紧抠“抠”的就是个性问题。中考复读在严盯紧抠上取得的成绩也成为榜样,但要注意“抠”的是即成答案、标准步骤还是答疑解惑,两者目的不同,效果截然不同。我们要“抠”的疑惑点是什么,要追问学生如何解决,从被动“抠”答案到主动思考,从根子上找问题,才能高效解决学生疑惑,真正实现知识内化,提升学习效果。
李亚莲主任:高考倒计时35天,三轮复习进入冲刺的关键阶段。为精准提升学生英语能力,助力学生以最佳状态迎战高考,在接下来的复习阶段,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突破:
一、用个性化辅导代替普讲。后续教学中,深化分层教学理念,格外注重因材施教。基于学生差异,引导每个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个性问题,精准定位知识短板。课堂上,老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参与者,根据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逐个突破到位,让每个学生的难点及困惑点都能得到解决。
二、聚焦易得分题型强化训练
【听力】 1. 营造语言学习环境:每天让学生听音频,构建语言感知环境,在语言环境中培养英语的自然语感;2. 研究命题规律:以近几年高考真题为核心素材与载体,系统归纳整理近几年高考听力题中的命题规律与考查方向;3. 强化高频场景:总结出近三年听力试题的高频场景,明确命题意图,如涉及时间、购物、人物关系等场景。引导学生提取并背诵高频场景中的关键词、核心句,确保学生在听力考试中快速识别关键信息,做到听时不慌。
【写作】1. 应用文写作:一是让学生了解评分标准:针对写作减分制赋分特点,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优秀作文的特征(结构清晰、要点齐全、书写规范)。这如同给了学生一面镜子,了解自身作文的不足,不断美化语篇;二是规范篇章结构:应用文写作方面,引导学生采用 8 句话作文法,即 2 + 4 + 2 结构进行写作,根据高考英语写作要求进行作文,避免结构混乱。
【书写】能力不够,颜值来凑。老师要强化书写规范,书写要有“秩序”而非张扬“个性”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每日进行书写练习,提升卷面整洁度。良好的书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内容表达上的不足,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印象。
总之,冲刺关键阶段,通过实施个性化辅导策略(此策略摒弃传统普讲模式,以分层教学为根基,深入剖析学生个体差异,精准狙击知识盲区,实现“一生一策”的精准提分)以及聚焦易得分题型的强化训练(涵盖听力、写作等板块,从营造语言环境、研究命题规律,到规范篇章结构、提升书写质量,全方位筑牢得分根基),有的放矢地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需严格落实各项复习举措,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