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闻平
闻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95
  • 关注人气:1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对答案是愚蠢的讲题方式

(2025-04-27 14:53:17)


日常考试是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基本方式,考试成绩是验证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程度的重要标尺。考试完成后,要算出每道题的得分率。根据得分率掌握教学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得分率过高或过低的题不做集体讲解,重点讲解得分率在百分之二三十至百分之七八十的题,是提高教学成绩的有效手段。

如何讲题才能真正学懂弄通,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是老师的责任和使命。

坚决反对不负责任的核对答案,不动脑筋的机械刷题,缺乏师生互动的独角戏,不求甚解的浅尝辄止。要举一反三,追根溯源,刨根问底,围绕一道题的知识点延伸拓展,能想到的尽量想到,能吃透的尽量吃透,做到解一题通一类,类似的题再次见到不会被难倒。

学生最终学会的不是某一知识,而是终身学习的能力。要在减量增质上下功夫,要培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能力,围绕一道题,不断追问,不断变式,颠覆传统教学以解题为目的的陈旧观念,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逼着学生动脑筋,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学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知识活学活用,从解题高手转化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任校长跟帖:讲题过程中直接公布答案却不解析思路,本质上是填鸭式教学的延续。这种简单核对答案和结果的方式忽视了学生思维路径的引导,既未暴露知识盲点,也未培养解题策略,不仅是愚蠢的,也是极端不负责任的。当教师回避学生追问"为什么",不拓展、不求变,用标准答案强行终止思考过程,实则是用教学便利替代了教育责任。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陷入答案依赖,错把记忆当理解,最终丧失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正是学生不能应对灵活问题的根源。做过的、练过的稍有变化就不会,其问题不在学生,而在老师!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道题只有通过不断追问,不断变式,要知道是什么,更要分析为什么、怎么办,讲通讲透,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形成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