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抓字词基础

(2024-12-24 10:54:54)


 

周日,花费近十个小时,与河西成功小学语文教师线上互动,围绕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抓基础的核心问题,对导学案编制进行指导。

(一)认字组词必须过关。 

从河西成功小学发来的导学案中,选择小学语文一年级的《秋天》课进行刨析。这节课包括一节30分钟的预习,一节30分钟的早读,一节40分钟的正课。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是认字组词。小学语文老师围绕一年级的这篇语文导学案思考,问题出在哪里?

不是说其它知识不重要,不是的。其它知识也很重要,但前提是:“认字组词必须过关。”如果认字组词不过关,却花费时间让学生数全篇有几个自然段,几句话,几种树叶。这不是胡闹吗?

请大家认真研读小学课程标准。其它年级是不是也有这种荒唐情况?

无论是课本还是导学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认字组词必须过关。”认字组词不过关,其它都是浪费时间。认字组词过关或基本过关后,再围绕字词句段篇逐步展开。

河西杨老师:字词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就像盖房子需要稳固的基石一样,阅读、写作、口语表达都依赖于字词。准确理解字词的意思,才能读懂课文、理解文意;其次,丰富的字词积累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掌握的字词越多,在写作时就越能更精准地表达想法和情感,让作文内容更生动、更准确。例如,知道“静谧”这个词,在描写安静的环境时使用,就比只用“安静”更有文采。

河西李老师:王总的指导让我们再次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与方向。语文教学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尤其三年级一节课大约需要认字识字20个左右,识字量是相当大的。一节课只能让学生认识这些生字,但要做到完全掌握是远远不够的。字词不过关,后续教学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我们应当把重心放在字词方面,打好地基,再拓展阅读和习作。

马校长:小学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字词基础知识的过关达标,小学生字词知识不过关、不达标,基本技能的训练就是无本之源、无根之树。要重视字词就要重视导学案的编制,根据学段和学情,任何一篇课文,首先要把识字和写字训练放在首位,比如看拼音写字、组词、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同音字等等的训练,只有学生识字、理解字词的意思,才能阅读和口语交际,才能去运用写话和写作。也就是说导学案的设计需要我们动脑筋,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字词教学设计形式多样,王总从辩证统一的角度给我们分析指导,知识型题和技能型就没有统一的占比要求,不是说重视字词教学就轻视技能训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字中有词,词中有句,夯实基础,才能学以致用。

(二)模仿也要动脑筋。

《秋叶》作为另外一篇文章,拓展当然很好。但是问的首要问题却不是字词,而是几个自然段几句话几种树叶,感觉怪怪的。后来一看《秋天》原文后面的问题,突然明白了,这是模仿的,只是不动脑筋,所以模仿的不像或者说模仿跑偏了。什么是东施效颦,这不就是吗?!模仿也要动脑筋啊!

无论是课本还是导学案,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认字组词必须过关。认字组词不过关,其它都是浪费时间。认字组词过关或基本过关后,再围绕字词句段篇展开。

再次强调:小学语文认字组词必须过关。这一条做到了,再解决其它问题。认字组词不过关,其它都是虚的。就拿一年级这个导学案来说,30+30+40三节课,前面的预习早读设计确实挺好的,正课的作业《秋叶》第一问如果变成:请同学们自己找出生字,查字典标注拼音并组词。周六放学后作为家庭作业完成识记,周一晚自习预习时默写。这样多好。遗憾的是你们没有这样做,由此可以看出小学语文老师根本没有这种‘认字”第一的意识,这是我最担心的。

说一千道一万,语文字词要过关达标,这是第一位的。没有认字组词的过关达标,犹如高楼大厦没有地基。请大家再认真学习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河西杨老师:非常赞同您的指导!认字组词确实是根基所在。学生只有把认字组词牢牢掌握了,后续理解词句的含义、体会段落的精妙以及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等才能顺理成章,而且这也是培养语文素养的第一步。连字都认不全、词都组不对,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的美,又如何在生活中准确地用语文来表达呢?所以抓好认字组词这个关键环节,语文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小结:一言以蔽之,目前的导学案编制总体是规范的,不宜再进行大的修改,如果要修改,方向就是动脑筋。突出的问题是什么?课本和导学案学生要读懂,字词要过关。这是前提,是基础,是语文教学的初心。轻视甚或忽视这个大前提,再努力都是虚的。

(三)让动脑筋贯穿教学全过程。

导学案以题型呈现,要么是知识型题,要么是技能型题。我们上的是新课,做题的主要目的就是验证学生对于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老师教会的能力大小。让动脑筋贯穿教学全过程。

动脑筋意识从小学一年级一起步就应该养成,年级越高越应加大动脑筋的分量。

又细细看了一遍六年级的导学案,总体不错。有了这样的导学案,只要预习和早读扎实,老师在课堂上尽量不用陈述句,多用疑问、反问、诘问、追问句,带着问题问学生,逼着学生动脑筋。相信这堂课一定是生动有效的。

字词达标的学生,要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积累提高识字组词的能力。

语文老师课堂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一问学生三不知,读不下去,写不出来,老师只好满堂灌。

如果识字组词过关了,老师发挥自身优势,主要讲如何学以致用,课堂自然是生动有效的。

所以说识字组词过关达标不仅在小学是第一位的,在初中、高中都是第一位的。无非是小学时间占比多一些,初中、高中时间占比少一些。

“消灭错别字,语句要通顺。”这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对于语文的基本要求。即便走上社会,也是基本要求。

(四)掌握学情,分层施教。

再回到小学语文教学,在识字组词过关这个问题上,学优生占用时间可能很少。有的学生小学一年级入学前,汉字就认了五六百,有的更多。这样的学生识字组词往往用时很少。但是这一过关任务不能免。哪怕三分钟五分钟,必须考查检测。检测过关后,要给与足够的阅读训练,不断提高。而学困生可能一半以上的时间都用在识字组词过关达标上,这也是正常的。所以识字组词占用时间多少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学情,老师要摸透学情,分层施教,总体把握好。

语文教学第一问:字词过关达标了吗?如果达标了,进入主题;如果没有达标,识字组词,直至过关达标或基本过关达标。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标准。

没有字词的过关达标,语文教学就无法推进。总校教研督导处要将小初高各年级语文字词达标情况列入日常考核内容,月考期中考期末考都要有专项字词达标考核内容。兰州成功小学的语文字词考核方法是可行的,河西杨老师请与兰州的陈校长对接,三校联动,取长补短。

(五)目标要求明确后讨论修改导学案。

三年级导学案编制总体没有大的问题,唯一的问题还是字词。《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总共19个生字,识记和组词是重中之重。导学案是不是应该反映出来?实际上是看不出来的。请问如何解释?感觉两节预习和正课内容只是简单重复,内容都有,但是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

河西蔺老师:第一课时和早读都以字词为重。练习题还有课堂讲解都是生字,包括早读也是在听写字词。

问: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生字,然后自己查字典,再自己组新词。这是认字的基本步骤,老师是不能代替的。老师的任务是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而不是漫无目的去讲。认字是学生自己认字,必须让学生自己找出自己的生字。请问你做到了吗?

河西蔺老师:平常在预习中确实是这样做的。勾画字词,标出自然段,自己划出不认识的字词。学案中确实没有写到。我抓紧改正。

问:组词是为了进一步理解字意,学会初步的学以致用。我相信你是这样做的,但是导学案作为指导教学的方案,没有这方面的表达,让我如何相信?

阐述:导学案没有反映,自己在教学中可能做了,但这种做仅仅是一种责任,是靠不住的。如果导学案有规定,老师就必须做,因为这是任务,不做就是失职。

再回看一年级的《秋天》导学案,认字组词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就很踏实。再看看你的导学案。多少生字,如何组词,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来不得半点模糊。

二年级导学案,字词识记预先安排15分钟,肯定不够用,第二节预习又用了10分钟补救。这就说明老师是有这个意识的。很好。

我们不要刻意为了识字组词而占用过多的时间。三五分钟过关,当然再好不过。问题是我们的学生可以吗?

所以加强对学生识字组词的考核是当务之急。要将识字组词过关达标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进行考核和考查。老师必须重视,不重视就可能要受批评。

六年级的导学案总体不错,需要提醒的是小作文即写话建议每一大课都应该安排,而不是间断性安排。

评述:没有字词达标,语文教学就不可能有实质性提高。语文老师必须具备这个意识。当然,重视字词达标是骨子里的,不能为了字词达标而改变我们现在好不容易形成的导学案编制模式。现在的导学案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动脑筋贯穿始终,这种好不容易形成的理念不容改变。识字组词是语文第一任务,要穿插在知识型题和技能型题中,通过动脑筋过关达标。

(六)逐步去掉老师读题的“坏”习惯

修改后的一年级导学案有进步。问一个问题,按道理讲,一年级的文章应该都标注拼音好还是不标注拼音好?不标注拼音学生能读下去吗?

河西李老师回复:一年级的文章要标注拼音,我在学案中标注老师读题,也是对学生的一个听力训练。

追问:低年级应不应该读题?老师读题好还是学生自己读拼音好?这个问题必须明确。

回复:应该标注拼音,让学生自己读会更好。

答:肯定是这样的。你们为什么没有做到呢?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有阅读注音汉字读物(甚至纯拼音读物)的现象,拼音有类似于"拐棍"的作用,但这是识字量不足时采用的权宜之计,最终目标还是希望学生扔掉拼音这个"拐棍",过渡到阅读纯汉字读物的模式。针对于我们的中等生,至少一二年级读物应该标注拼音,这对于文字识记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陈校长:拼音就是辅助学生识字,到二年级第二学期的后半学期,就逐步去掉拼音了。

问:从第二学期起,考试做题不应该再让老师读题吧,你们能做到吗?估计做不到。为什么?从进校起老师一直在读题,养成习惯了,突然不读,学生无力读题,必然出状况。所以一二年级的导学案包括考试题都应该标注拼音,逐步去掉老师读题的“坏”习惯,这对于文字识记是有很好的帮助作用的。

兰州成功小学五年级的《松鼠》导学案,你们参考对照,分析优劣。

动脑筋,让学生学,不要代替学生学。

陈校长:拼音是认识汉字的拐杖,课本一年级完全注音,从二年级开始只是把学生有困难的字注音了。根据我们的学情一一年级导学案中的字要全部注音,帮助学生认字。二年级建议最好全部注音,帮助学生不断巩固识字。三——六年级中生僻字需要注音。利用拼音不断巩固识字,帮助学生提升理解能力。

    评述:小学语文基本功就是字词句段篇,而且每个年级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同年级老师需要动脑筋想办法设计好自己学案,体现出这些语文的基本功。语文基础不扎实,其他科目也会受到影响,就比如数学,孩子们做填空和解决问题总是做错,不是不会,而是识字量太少,不认识其中一些字词,导致理解偏差,就更别说阅读了。当然,除了语文老师加强语文教学基本功,其他科目老师也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过关达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成绩。

小学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必须盈科而进,切忌揠苗助长。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才有可能玉汝于成。

鲁校长总结:感谢王总利用休息时间对小学导学案的精心指导,我们抓紧时间进行修改,一定把字词的识记释义和组词造句作为重点,利用预习时间加强训练,让语文学习在小学打好基础。这周我们专门组织考试,对本学期的字词识记进行考核,针对没有记住或者忘记的字词,查缺补漏,强化识记,让语文成绩有新的提升。后期考试把字词识记作为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不但要直观地去考核,还要通过阅读考核学生的识记,以成绩衡量学生识记,保证让每个学生的识记都过关达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