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量化考核思考
(2024-12-05 10:54:36)最近陆续听了几堂高复老师的课,对成功教学考理论“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的教学要求如何具体量化考核有了新的思考。
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符合成功教学考理论教学要求“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的课就是好课。研究 “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量化考核标准并做好评估是教研的具体任务。
一、“教多少”是由导学案决定的。导学案作为指导教学的方案,教什么内容,难易大小,容量多少都在导学案中有明确规定。导学案的质量决定了“教多少”的分量。导学案编制者要有门槛,要有较高的能力要求,决定权要交给科任老师。
二、“学多少”是由主讲教师决定的,体现的不仅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而且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学多少”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是主导者是教师。学生“学多少”的决定权不在学生,而在教师,对于自学能力不强的中等生来说更是如此。
三、“会多少”是通过学生成绩体现出来的。“考”作为评价“教”与“学”的度量衡,其成绩反映的是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程度。要真实反映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程度,“考”的公平公正性至关重要,教学考相匹配是最基本的公平公正。
综上,“教多少”的量化考核取决于导学案质量;“学多少”的量化考核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会多少”的量化考核是通过测试成绩体现出来的。成绩虽然是“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量化考核最终的决定者,但是我们更要重视过程,重视日常大大小小的测试,通过分析日常教学过程的成绩,研究讨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质量提升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