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闻平
闻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651
  • 关注人气:1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把好事办砸

(2024-10-24 14:23:55)


名师优质课件陆续投入使用。部分老师在课件使用上存在错误认识,导致乱象频出。下面是任校长的一篇听课感。

我们的课堂为什么要植入名师课件?必须承认我们的师资水平普遍不高,是目前最大的短板,是阻碍成功教学考理论落地最突出的弊端。我们万不可做井底之蛙,满足现状,迷信自己。放眼全国,名师如云,他们讲课重点突出、言简意赅、通俗易通,生动形象。过去,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我们只能仰望,很难借鉴复制。如今,发达的互联网让我们轻松实现足不出户就能共享名师教育教学的愿望,让名师为我所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用优异的成绩验证成功教学考理论的生命力和价值。目前,老师们都在积极行动,掀起了教改征程中新的热潮,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一些问题还十分典型。

今天听了高二一节生物课,内容是人体平衡调节,老师在讲解知识时植入了一个课件。课件只有8分钟,用一个人体模型将知识讲的清清楚楚。正在欣喜之时,老师的操作让我大跌眼镜。该老师放完视频后,又把知识重新讲了一遍,反复强调,让学生复述知识概念,结果练习时间没有了,预设的4道练习题只能随着下课铃声不了了之,成了一节只讲不练的满堂灌课堂。课后和老师交流,问他为何在名师课件后还要重新讲一遍,老师回答不放心。年级主任说,这是老师的通病,这样的问题普遍存在。

这句话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植入课件不是作秀,课件讲一遍,老师再重复讲一遍,讲知识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课堂练习时间被压缩设置被取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增反降。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反映出相当比例的老师并不信任优质课件,自己讲了才放心,这也是五年前提出名师进课堂,最后销声匿迹的根本原因。

就拿这节课来说,课件讲完后,直接进入4道题的练习,在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再强化、指导,名师课件旨在高水平讲解,我们的老师要将重点转移到课堂管理,抠住课堂学习过程,保证知识转化为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植入名师课件后老师再重复讲一遍,那么植入名师课件的意义何在?反而成倍延长授课时间,剥夺了学生消化反刍的时间,让“会”无望。

“会”的三个层次,一是记住,二是学会,三是会用。这样的课堂能达到第一个层次就不错了,违背了成功教学考理论的核心原则: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动脑筋的习惯,提升思考力,实现变中求突破的目的。目前,在集团领导亲自把关下,我们选择了教学思路和手段与成功教学考理论及我们的学情相匹配的教育机构合作,可供各年级各学科选择的课件十分丰富,大家要真正用好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成功教学考理论在实践中取得突破。今天之所以不点名批评这位老师,第一、这一问题绝非个别;第二、起步阶段暴露问题也算正常,及时改进即可。望大家认真反思,杜绝此类问题再度出现。

 

评述:引进优质课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老师上课负担,进一步优化课堂设计,提高课堂效率,让师生有充足的时间共同动脑筋解决问题。如果老师继续在优质课件后鹦鹉学舌,完不成测练任务,造成的后果比不讲危害还要大。将导学案边缘化,浪费时间,属本末倒置!

课堂讲授一般不得超过二十分钟,导学案是指导课堂教学的方案,不遵守导学案,就是不遵守纪律和规则。各实体负责人和教研督导室负责人要严格履行职责,杜绝这种错误做法,把好事办好而不是办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