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月考数学卷展开与张校长讨论成功教学考理论

(2024-10-21 14:14:15)


引题:昨天晚上,在分析第二次月考试卷过程中,通过电话征求河西成功张校长对数学命题的看法。张校长是数学老师,这次成绩不太好。他在电话中情绪激动,认为这次数学试卷的命制是失败的。而绝大多数数学老师普遍认为这次考试命制的数学卷是比较好的,可以客观检测老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程度。

张校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和观点,我通过认真调查分析后,与他进行了深度交流。

 

张校长,今天晚上你说,这次月考数学题出的太没有水平,原因是不符合高考命题标准。对吧?

你作为一校之长,这一态度和认识让我感到深深的忧虑。去年这个时候,河西成功学校新来的几位老教师质疑成功教学考理论,你的暧昧态度助长了他们的胆气,公开反对成功教学考理论,直言我们的一轮复习是胡闹,与高考脱轨了。

我得到信息后,连发五篇文章,驳斥这些书呆子的言论,核心观点是,面对我们如此差的学情,一轮复习重在修轨而不是接轨。如果强行接轨,有可能人仰马翻,不要说一本,与二本也是无缘的。

好在河西高考复读团队顶住压力,坚定践行成功教学考理论,努力拼搏,今年高考取得了优异成绩。相信只要河西高考复读团队继续坚定践行成功教学考理论,师生齐心合力,明年高考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我自认为,通过这两年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比照,你应该对成功教学考理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但是从今天与你的交流以及你对这次数学命题强烈的不认同,我才知道,你反对成功教学考理论的态度没有变。

与你通完电话后,我又与多位数学老师电话交流,他们普遍认为这次数学命题符合成功教学考标准要求,是一套比较好的命题,而你认为这套题太没有水平,不符合高考命题标准要求,激动的情绪让我感到诧异。

这就又回到去年的原点了。去年河西成功部分老师的“脱轨论”和你今天的“命题没水平”,二者的观点何其相似乃尔,本质是不是一样的?通过你的一系列言行,可以得出结论,你没有真正理解成功教学考理论,面对这一结论,你不冤吧?

考虑到你是校长,有必要就一轮复习的目的和基本要求再次啰嗦如下:

我们的中等生学情的基本特点是:基础差,记不住,反应慢,没耐心。针对中等生的特点,一轮复习必须坚持做好两点,一是重修轨,而不是重接轨。请翻阅我的相关文章,论述有理有据,逻辑思维缜密,推导严谨,不再赘述;二是“教什么学什么就考什么”。自命题考试的目的不是选拔人,而是要通过考试检验老师教的能力水平和学生学的程度,老师是否教会,学生是否学会。如果一味对接高考,按照高考命题标准考试,不仅实现不了这个目标,而且会越考越差。我们过去多年的前车之鉴难道不是这样吗?

你为什么死守传统教法不变?细细思量,还是人性使然。你总认为胡老师的那一套教法是最棒的。胡老师教的不错,但他的传统教法早已被创新教法碾压,他历经十几年走动代课,风雨瓢泼,六十多了还在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劳碌。你虽然贵为河西成功学校校长,却不知自重,自轻自贱,抱着一堆小脚女人又臭又破的裹脚布不放,还把这些垃圾当成了香饽饽。把成功的脸面丢尽了。我难道说错了吗?

你确实要从灵魂深处认真反思。

当然你提出河西成功部分班级用总校统一命制的试卷测试,这一做法是新的教学考不匹配。这一观点我是认可的,建议教研督导处对这几个班级按照成功教学考理论单独命题。

从你提出的这一观点看,你似乎对成功教学考理论是理解了的。我反而糊涂了,你到底懂了还是没有懂?说你懂了,你怎能说出“这次数学命题太没有水平”这样没水平的话?说你不懂,你又一针见血地指出总校命题与河西成功实际学情不匹配这样理智的观点?

张校长,请回答,成功教学考理论你到底懂了还是没有懂?

 

张校长回复:王总您好!今天早上我对第二次月考的数学试卷又仔细分析了一遍,昨晚我对二次月考的数学试卷的看法不对,特向您道歉。以后的教学中,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成功教学考理论,在学生如何学会上要下足功夫。

 

回复: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学术讨论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平等平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研究问题,营造宽厚谦逊的学术氛围,用心打磨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为成功教育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附文:

 

观点错了,结论不可能正确

 

观点、方法、立场是衡量价值观的重要标准。价值观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看法和态度,表现为人们的价值信仰、信念、理想以及价值原则和价值规范。

观点错误会导致结论错误。如果论证的基本观点或前提是错误的,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错误的。逻辑推理的基本原则是,只有前提真实,结论才可能真实。如果前提本身存在问题,那么结论的可靠性就无法保证。具体来说,观点错误可能表现为多种形式。例如,观点可能基于错误的前提,或者观点本身存在逻辑谬误。常见的逻辑谬误包括针对人身攻击、稻草人谬误、错误归因谬误等。这些谬误会使得论证过程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从而导致结论站不住脚

为了避免观点错误导致的结论错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论证的前提是真实可靠的;其次,避免使用逻辑谬误,如人身攻击、歪曲对方观点等;最后,还应保持立场的客观和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片面性

 

1:稻草人谬误是一种逻辑上的错误,属于非形式谬误的一种。这种谬误发生在辩论或讨论过程中,当一方曲解对方的论点,并针对这个曲解后的论点(即“稻草人”)进行攻击,然后宣称已经推翻了对方的原论点。稻草人谬误的核心在于它并没有真正回应对方的实际观点,而是攻击了一个被歪曲或虚构的论点。稻草人谬误的危害在于,它使得辩论双方无法基于真实的论点进行交流,导致讨论变得无效和误导。

2:错误归因谬误是指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