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要完成非母语到母语语境的转换
(2024-09-28 14:21:22)
—与中复英语组老师精彩对话纪实
中复英语教研组组长李霞霞老师发来一份学案,说这是在昨天认真研读物理组的讨论之后,重新修改的学案,请给出评价和指导意见。
回复:学案从规范性角度讲,没有大的问题,作文似乎重视不够,需要修改的是如何确保识记过关。
李老师:一轮复习的作文主要是背诵平常见到的好句子或者更多的是模板背诵积累。等词汇量和句型达到一定积累后自主表达,二轮复习针对性讲写作方法,积累句型,或者提供好框架让学生用学过的句型填充。
回复:基于中等生学情,英语教学一轮复习重在识记过关,普通班要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份量,阅读理解和作文百分之二十足够了。重点班当然比例可以低一些,具体你们斟酌。
李老师:制约英语写作的主要还是词汇量不够,句型积累匮乏。如何表达思想其实不欠缺,说白了就是肚子里面没有墨水。一轮复习的作文主要是背诵平常见到的好句子或者更多的是模板背诵积累。等词汇量和句型达到一定积累后自主表达,二轮复习针对性讲写作方法,积累句型。
回复:太对了。这些话要给英语老师反复讲,天天讲。修改后的导学案反复强调识记,确实很好。再无不同意见。
评述:英语和其它科目的本质区别是语境不同。英语是非母语语境,其它科目是母语语境。学习非母语的英语这门学科,必须将其转换为母语语境。如果不转换,课本读不懂,学案看不懂,睁眼瞎,更遑论思考理解解决问题了。
如何转换?单词短语固定搭配记住背会,在此基础上理解词性和词意,识记过关,基本上就完成了从非母语语境进入母语语境的转换。转换为母语语境后,就可以和其它科目一样,步调一致推进成功教学考理论。
总结:成功教学考理论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前提条件是:识记必须过关。识记不过关,瞎子点灯白费蜡。
李老师:英语学案制作和其他科目学案制作在整体布局思路上是一致的,但是英语学习又是非母语学习,更多的是用此种语言去完成各种任务如阅读完型等,但是完成任务的前提是要先认识单词,读懂内容。正如思维方法的应用都是建立在读懂文字的基础上,即把非母语语境转换成母语语境。如何转换?单词短语固定搭配记住背会,在此基础上理解词性和词意,识记过关,基本上就完成了从非母语语境进入母语语境的转换。这也正是一轮复习一再强调英语单词识记的重要原因。
然而,大前提识记过关后,在应试教育这种考情下,英语学习又不仅仅简单停留在识记和认识几个单词上,最终要为考试服务。也就是说英语教学在解决识记问题后也要进入到和其他科目模式一样的教学中。
结论:成功教学考理论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前提条件是:识记必须过关。
中复英语王涛老师:坚决落实教学考,统一思想,统一学案。一轮复习坚决过好识记关。英语学习要取得好成绩,一轮复习的任务是我们要解决识记问题,让学生单词过关。其次要在短语、句型上下功夫,让学生能在背诵的基础上会用。
回复:王涛有点敷衍啊。
李霞霞老师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大家认真看看。我们的基础教育就两门课,一门是母语语境下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加小四门,另外一门就是非母语语境下的课程:英语。
学生学母语语境下的课程的时候,不用翻译,一看文字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要求做什么;再看非母语语境下的课程英语,必须翻译成母语—汉语,才能理解文意。所以学英语首要任务是要过好识记关,只有过好识记关,才能理解文意,才能继续下一步。如果识记不过关,无异于对牛弹琴,任何说教讲练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对中等生特别要求英语必须识记过关的原因所在。
识记一旦过关,前路一马平川。就可以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母语科目一样全面推开成功教学考理论了。如果识记不过关,任何理论方法都是无用的。
王涛老师:明白了,学生只要过了识记关,就能认识题目,理解文意,母语教学课堂的教学考理论同样就适用于非母语教学课堂了。所以一轮复习我一定会做好学生的识记教学,让学生识记过关。
回复: 太对了。灵人快马天生的。要让每一位英语老师明白这个道理,老师明白这个道理后,学生就会明白。师生都明白这个道理后,英语识记过关的动力就会更充足。你们的导学案编制没有大的问题,问题是学生必须读懂课本和导学案的文意,这是前提条件。离开这个前提条件,一切都是扯淡。
杨芳老师:英语识记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环节,尤其针对我们基础薄弱的中考复读生,这一点格外明显。一轮复习在学案上将识记凸显出来,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课本内容要求背会的词汇,二是课本内容学习时影响理解的词汇,三是平时做题时出现的课标词汇。这三部分词汇识记方向也有所不同,基于英语不是母语,三部分词汇识记也有各自的侧重点,第一部分一定要举一反三,熟练掌握拼写和用法;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至少需要看词知意,能在做题时准确翻译。这两部分单词因为是课表词汇,所以只能在平时做题中,通过多背多见中以熟能生巧的方式完成。所以一轮学案内容一定要把识记模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且在时间上要给充分,背会了还要以词汇题的形式加以练习巩固。
陈老师:英语学习与单词识记密切相关,英语成绩的提升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识记过关。对于我们的学生,第一步就是先要把重点的单词记会,只有单词识记过关了,才能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有自己的想法。否则给他们一篇文章,即便是七年级的文章,但是不认识单词,再简单的文章对他们来说也是读不懂的。正如王总与李老师所提,英语学习是非母语语境的学习,我们识记单词的目的在于将非母语语境转换为母语语境,从而让学生从更简单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识记是英语学习的第一步,在对单词识记结束之后下一步便是理解,理解相关短语的用法,然后通过做题对短语进行运用,从语境中理解短语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短语。接下来便是对单词、短语的应用,以考题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在练习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思考,让学生之间进行头脑风暴,目的在于对所学所用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回复:陈老师看来是认真阅读了我和李老师的对话,不错!
我们发现,讨论“为什么英语要识记过关”这一问题比“英语如何识记过关”这一问题更重要。
杨芳:基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导致学生拿到学案或者文章,读不懂题目,一切都是白搭,所以一轮复习就是要先过好识记关,解决了识记关就等于打开了学生的任督二脉,后面的教学就不在话下,成绩当然更不是问题。
回复:太对了。这个道理要让所有同学明白。大家明白后,就知道为什么英语识记必须过关。英语识记如果不过关,任何说教讲练都是盲人摸象,做无用功。
看看李老师修改的导学案,基本内容没有改变,只是对课本和导学案的内容识记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已。这一改变其实就将英语一轮复习的重点彻底转移到了识记过关上。
1.词汇是培养语言技能的基础,词汇量远比结构准确性重要。词汇量的大小从一个侧面决定了学生听力理解,单词量的扩大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前提;
2.英语的表达、交际要通过词汇来实现 ,没有词汇,就无法表达、无法交流。所以,词汇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语言。
在一轮复习中,必须严抓单词短语的过关,反复识记,将一轮复习的内容牢牢刻在脑子里,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就能为英语语境的转换提供前提条件,让学生在语言表达、写作过程中,脑海中自然代入所识记的单词短语,从而实现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的相互转化,做到学为所用,实现成绩的飞跃。
大家不要认为这一认识的升华是小事,我们摸索了二十多年才有这个认识。有的人教了一辈子英语,到退休未必就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记得多年前与一位英语老教师交流时,他质问我,你成天让学生背单词,不学语法,不练完形填空,即便把单词短语都背会了,照样考不了高分。我看了看这位老师,默默地转身走了。
没有识记的过关,一切都是扯淡。当然仅仅只有识记过关,没有能力训练,成绩也出不来。但是识记过关是前提条件,是基础。
为什么说讨论这个问题如此重要?因为还有相当一批老师罔顾我们的中等生学情,对“死记硬背是硬道理”颇有微词。所以我们必须从根本上统一思想认识。要统一思想认识不能强迫,要用逻辑思维推导,得出结论:英语教学识记必须过关,才能继续能力训练。识记不过关,一切都是扯淡。我们要倡导沟通交流,沟通交流的过程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
英语沈老师:经过我重新学习,认真思考,终于认识到: 没有识记,就读不懂题目,更看不懂文章,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会转变思想,在一轮复习中,严抓识记,把识记落到实处,过好识记关。
回复沈老师:不要小看就这么几句话:没有识记,就读不懂题目,更看不懂文章,一切都是空谈。理解了这句话,就可以读懂成功教育与别的教育确实不一样。英语教学中单词背诵识记任务必须过关!反复给学生强调识记过关的重要性,严盯紧抠识记过关!词汇达到量的积累,才能看懂文意,才能有质的飞跃!加油!
基于我们初三复读的学情,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识记,只有把单词、短语、句型记住,才能认识,才能看懂,才能进步。如果记不住,什么都不认识,一切都是闲的。
识记是最重要的,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也是最困难的。学生记得慢,前学后忘是常态。老师要给学生留足背诵的时间,严盯紧抠一定要到位,还要及时滚动复习。
我们要始终不忘我们的中等生学情。中等生学情的基本特点是:记不住,反应慢,没耐心。我们要教会学会,就要紧紧围绕中等生学情研究对策。离开中等生学情,结果肯定打脸。
魏督导总结:连日来,在王总的引领下,中复各学科群掀起了教研热潮,凸显了教研引领教学这一清晰的思路,尤其是对英语学科教学的思路进行了必要的梳理,就简单的识记过关问题,让我们的英语教学数十年来一直不能转变观念,固步自封,苦教苦学,成绩一直不能取得突破。王总给中复英语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小组讨论课,更是一堂思想碰撞心灵启迪的哲学课。
一位好老师绝不只是满腹经纶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应该是能教会学生让学生受益终生的思想引领者。过去的英语课不能说老师教的不好学生学的不认真,而是老师没有抓住教好英语课的命门,更是把有限的时间大量用于教不会的语法、阅读、完形、作文等难以理解的方面,形同瞎子摸象,老师也时常形成自责和责怪学生差的怪圈,岂不知作为非母语的英语要学好的前提是识记必须过关,掌握一定量词汇是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再谈拓展和能力提升必然是水到渠成。
王总用哲学思维和逻辑推理的方式让我们有了明确的方向,学好英语不再是难事,在制作出优秀学案的基础上只要做到知行合一,加上中高考严盯紧紧抠的优良作风,出成绩是必然结果,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