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宽粉采购看食材标准
(2024-05-10 15:05:09)红薯粉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食材,每年的用量也很大。正宗的红薯粉是由红薯制作而成的,由于需求大,市面上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的红薯粉条。那么怎么看红薯粉是不是真的?
1、看颜色
注意红薯粉的颜色,一定不能只看粉条的颜色鲜艳,颜色鲜艳透明的红薯粉在制作时添加了一定的添加剂,而纯正的红薯粉,它的纯正颜色会有点暗,而且红薯粉是成半透明的状态,还微带一点青黄色。
2、看韧度
真正的红薯粉条轻轻一掰就断了,韧性并不是很好,要是添加了其他东西的粉条,韧性比较好,也不容易掰断。
3、闻味道
红薯粉大多数都是红薯加工制作而成的,有淡淡的红薯香味,而掺假的红薯粉多数是明胶之类的化学用品,闻起来气味就会比较奇怪。
4、用火烧
拿起一根粉条往火上一凑,粉条遇火就膨胀变白,如果继续烧,它就会燃烧起来直到变成黑色的碳。如果把烧过的粉条用两根手指捻碎,那粉末一定是纯粉末没有结晶没有颗粒感。加了食用胶的红薯粉条,捻成的粉末中会有捻不碎的颗粒。
5、看是否有疙瘩
真正的红薯淀粉是很难被水搅拌均匀的,所以制作时红薯粉条里会有一些小面疙瘩,若是看到红薯粉条表面光滑没有疙瘩,那么可能是假的。
请大家学会鉴别红薯粉质量优劣。正规厂家、检验报告、合格证、发票,这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性价比,货比三家,以决定是否采购。
后勤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制度和用料标准,坚持以正规的源头厂家及一级经销单位为主,证件齐全,诚实守信。目前我们所用的米面油均为国有大企生产,肉类、冻货要货比三家,制定标准,确定品牌、价格,定期考察询价。
干鲜调味品一般分为预包装和散装两种,预包装要以有影响力的品牌货为主,制定标准,确定品牌、规格、价格。散装大料常用的有花椒、胡椒、干辣椒(用量较大),其次是大香、干姜、草果、茴香等,用量较小。用量大的调料主要以源头产地为主,用量小的以一级批发供应商为主,凡大料全部以原有的颗粒为主,自行加工研细。冬春季蔬菜以外地菜为主,主要集中在高原夏菜及各大型批发市场。夏秋季多为本地蔬菜,主要以源头产地、各批发市场、集散地为主。我们要发挥信息优势,多考察,多了解,寻找质优价廉的货源。
下一步我们将修正完善标准,确定品牌、规格、价格,把好验收关和质量关。采购组要腾出更多的时间,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更好地提升采购效能,为学校的后勤保障多做贡献。
附3:采购组早出晚归,两台车,三个采购,两个出纳,有时还需要兵分两路,经常赶不上饭点,日晒雨淋,忙碌劳累,确实辛苦,甚至还被质疑,导致部门之间产生矛盾。那么有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的路径呢?通过这次定西之行,让我有了深刻的认识,主要还是因为我们的制度不够健全、标准意识不强,这个主要责任还是在我们管理层。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补救完善。
1.首先要完善采购制度,制定采购标准,坚守标准底线。尤其食材方面,标准就是:正规厂家、证件齐全、性价比高、城实守信。
2.合理制定采购计划,避免出现重复采购、频繁出车,发挥信息优势,确定品牌、规格、价位。凡有厂家、品牌、规格的预包装食品,确定标准后,能配送的就尽量配送,我们只需要把好质量关、验收关,定期考察询价即可,这样可以腾出时间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源头蔬菜。
3.采购和配送组人员要经常培训学习,学会辨别食品、食材及物品优劣的能力,提升业务水平。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不采购,更不能验收,守好标准底线。
4.大宗食材,如:米、面、油、肉类、冻货及预包装食品、调味品,可发展2-3家有资质、证件齐全、信誉度高的正规经销单位,进行比较,防止一家独大,形成垄断。
5.散装大料对于用量较大的如:花椒、胡椒、干辣椒等,尽量寻找源头产地或一级批发经销单位。用量较小的常用大料以一级批发经销单位为主,尽量让资深的大师傅参与辨别。
6.非必要的杂物、物品、维修配件等应提前计划,统一采购,每月最多采购1—2次。
7.现采购组虽已独立,但也属于后勤服务的一部分,目的还是要更好的服务于全校师生,确保全校师生的饮食安全、伙食质量。有效把好食品原材料的入口关,更要理性看待其他部门和管理人员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有不同的声音和合理的建议,未必是坏事,反而是好事。对个人能够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对食堂能够达到及时止损的效果,要心平气和的听,雷厉风行的改。
8.合理控制成本没错,不能以降低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和标准作为代价。成功学校的食品原材料和菜品质量只能不断提高,不能下降,这也是我们坚守的标准底线。
前一篇:树立标准意识,贯彻教学考标准
后一篇:冲刺阶段不允许改变复习策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