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校园偶遇高考复读一位资深高级教师,在聊到成功教学考理论时,该老师赞叹道,成功教学考理论对基础差的学生帮助真的特别大,今年高考肯定没有问题。但是,该老师话锋一转,说这个理论对尖子生不太管用,由于成天做简单题,尖子生没有做难题的机会,所以对他们提升作用不大。该老师接着说,我们今后应该多在高端学生的突破上想些办法。
请问大家怎么看?
第一、我们有高端学生吗?比例有多大?如果将高端学生的标准定位为高考成绩600分以上,那么日常自命题测试成绩至少应该在680分以上,我们有吗?没有。
第二、从去年九月到目前,多次自命题测试,基本都是AB类题,对A类生来说应该属于简单题,请问超过六百五十分的有吗?比例有多大?如果有一批学生超过650分,对这些学生就要加餐,增加测试难度。事实上650分以上基本空白,600分以上的同学也寥寥无几,这就要认真反思我们的教学,要继续将着力点放在B类题以及B类题的变式题上,加大盯抠和解决问题的力度。
三轮复习正酣,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想方设法把B类题变成A类题,不要轻言题难还是简单。评价题难或简单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成绩。说一千道一万,能得分的题就是简单题,不能得分的题就是难题,这一评价标准对每一个学生都是适用的。
学生在校的日子只有三周了,我们的教学痛点还是集中表现在降不下难度或减不下题量,造成的结果就是B类题变不成A类题,多次测试得出的都是这一结论。所以老师们要头脑冷静,尤其在高考最后冲刺阶段,绝不允许改变复习策略,要心无旁骛,集中精力,争分夺秒,严盯紧抠,攻坚克难,将力所能及的B类题变成能得分得全分的A类题依然是正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