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成绩分析制度激励规范

(2024-03-14 11:07:00)

      经历漫长的寒假,我们的学生对于上学期的知识遗忘程度如何,决定了本学期开学后的教育教学着力策略。新学期开学后,针对中等生“记性差、反应慢、耐心不够”的特点,各分校以上学期做过的考练题为主,适当变形,进行统一测试,测试结果总体不错,说明这个假期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虚度,老师督查指导有成效,家长监督配合是给力的。

     细细研究总校教研督导处对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的成绩分析,主要问题还是出在高一高二,对于学情的掌握、难易度的把握都有波动和反复,根子还是对成功教学考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执行不力,需要继续下功夫。

     摘发任玉玲校长的一篇分析文章,可窥斑见豹:
                  
     从九省联考开始,高三毕业班参加各种大考以及模拟考成为二三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因为用的是真题,再去分析得分率就没有多大意义,主要看增分和本科上线率,分析要切合实际并突出重点。
     新学期开学后,在王总的指导下,毕业年级讨论的核心是最后80多天如何通过精准的ABC题分类,聚焦15%左右的真正的B类题,全力以赴攻克B类题,实现二三轮复习收益最大化。非毕业年级可参考,但不能照搬,因为非毕业年级还是在教学考理论的指导下,落实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题是自己命制的,主动权在老师手里。所以,非毕业年级要重客观评价,首先要分析命题质量,既不能违背教学考规律,考非所教,也不能庸俗化,过于简单,没有层次,导致不同层次的学生拉不开距离。
      试题的标准已经很明确,命题是否合理,数据是能说明问题的。就拿这次高一、高二入学考试来分析,命题标准要求,各科高分不超过3%--5%,低分不超过10%。下面来看看高一实际高分人数比例:语文19%、英语10%、数学18%、物理19%、化学20%、政治32%、地理18%,包括高二的数学22%,高一9门课中有7科高分比例过大,试题庸俗化,这样的考试挫伤好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积极性,所学轻松自在,没有提升空间,结果是优秀变平庸,自会选择躺赢。再看看高二的低分比例,语文24%、英语22%、物理27%,化学33%,地理47%,5门课低分比例过高,暴露出的问题与高一相反,试题过难。这一组数据充分证明,高一、高二领导、老师对教学考理论的理解还在低层次上,这是及其危险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糊里糊涂,被动执行,你说难我就出简单,你说简单我就出难,老师也不是有意要这样,根本原因是照葫芦画瓢,不动脑筋,对教学考理论理解不透彻。其次,还要分析得分率,得分率一方面能看出整体教学情况,另一方面看出各分校、各班级的差距,学科老师的差距显而易见。如高二的数学前十名学生得分率最高的班90%,最低的班64%,相差26个百分点。再看评估成绩,评估成绩主要考查任课教师对学情是否把握,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是否落地,检验的是老师是否会教,是否教会。学情是教学的根本依据,脱离学情,只管教,不管学,这是与教学考违背的教学行为。
       仍拿这次高一、高二的预估成绩分析,总校高一、高二、河西高一、高二预估成绩超过5分的比例很大,红红的一片,尤其数学几乎是全军覆没,有些老师预估成绩差值高达25分,多次考试分析,中职、初中评估成绩差异很小,实际成绩都高于其他实体,充分说明了预估成绩是验证老师对学情掌控的最好工具。教研督导处抓紧对各年级入校考试进行客观评价,希望非毕业年级进一步思考教学考理论的核心思想,在新学期的教学中更好的落实。

      评述:有比较才有鉴别。各层次学生的得分率差距悬殊,评估成绩与实际成绩差值过大,都说明部分老师对学情的把握不准确不透彻,浮在表面,没有深入到具体问题,仅仅靠说教是不够的,必须严格奖惩,用制度激励、规范,一把尺子量到底,才有可能让好的理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