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九省高考适应性联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网形形色色评论扑面而来,许多人身陷其中不能自拔。我们必须清楚现行高考制度的“选择人”功能是大势所趋,所以才出现继甘肃省质量检测考试后的又一次所谓的“难度大”的九省高考适应性联考。
如何避免这种一次又一次的心理冲击,有必要就推行成功“教学考”理论再谈几点认识:
一、3:5:2的命题比例结构没有改变,选拔性考试让优等生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就本次九省联考当中的评价声音来说,所谓的“难”主要体现在600分以上的超高分上,对于中等生来说根本不沾边,高考中的“难题”(我们说的C类题)本来就不是中等生的菜。作为中等生来说,主要任务是在“3”和“5”上下功夫,想方设法拿下600分之内的分值。而这些分值只要我们按照成功教学考理论认真教努力学,A类生拿到百分之八十左右,B类生拿到百分之七十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我们的中等生不用理睬外界对后20%的分值所谓“难”的评价呼声。大家要警惕这种网络评价和危言耸听的言论,不要被舆论焦虑所误导,以免扰乱我们的教学考视线。
二、用制度保障推行成功教学考理论的坚定性。大家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推行成功教学考理论最重要的落脚点就是课本和学案,念好课本经,编制好符合学情实际的导学案是推行成功教学考理论的基石。本届毕业生和复读生测试,最大的变化是每次考试成绩分析都对与成功教学考理论相悖的问题做出严肃问责和处理,这种评价方式正在延伸到其它各年级。这次对高二年级联考当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的主要责任人的处理只是“略施薄惩”,未涉及更多的老师,主要是考虑到连续两次考试造成师生心理上的疲惫之因,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对造成命题事故责任的追究制度的严肃性的坚守。
三、关键还是要抓好落实。成功教学考理论通过两年来的认真打磨,其核心概念、基本原理、方法措施和运用步骤等方面的内容日臻完善,为占主要人群的中等生的学业进步和人生发展打开了全新的空间,为中等生实现人生阶层跃迁带来了全新的希望,构成了普通阶层对人生发展的新的认识和理解。现在需要的是学以致用,全力以赴践行。
前几天兰州两校区初三应届召开了双基考试成绩分析会,通过指导班主任和班主任的发言达到了集思广益聚焦智慧的目的,被称之为一次成功的诸葛亮会。场的领导和老师普遍感到震撼的是,每一位发言的老师对于落实成功教学考理论充满了坚定的信念,落实细节和关键点稳准狠,细到每一个学生、每一节课、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落实措施,让我们为之惊叹。
再好的理论指导,如果落实不到位,就等于零。成功中考复读增分之所以连续二十多年保持在百分以上,答案就是践行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坚定不移,执行力度大、落实细节做得好。中考复读的钉钉子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点点滴滴的细节落实做起,以抓质量提升为目标,长期形成了中复的“重塑精神”,让改变人的教育在中复率先实现了。高考二校从学期初联考中倒数第一到第四次月考上升为第一,真正体现了心无旁骛践行成功教学考理论从细节落实上盯抠,出成绩是必然结果。中职也是这样,以低于各高中分校同年级入口一百多分的中下等学生,不折不扣践行成功教学考理论,真正做到了“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的教学要求,成绩越来越好,大有碾压各高中分校的趋势,出成绩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要学习以上这些先进实体从细节上抓落实钉钉子的优良习惯,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敢于否定自我,勇于超越自我,让成功教学考理论全面开花结果。
魏督导:王总的指导非常及时,让我们进一步坚定成功教学考理论的信仰,无论高考题型和难度如何变化,我们对中等生教学考理论指导的践行毫不动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将高考中“3和5”两部分尽可能拿到手,只要抓住课本和学案这两个最重要的着力点,让中等生实现突破超越是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高考复读和高三应届在春节放假前组织一次检测考试,主要目的是检测一轮复习的巩固情况和二轮复习的教学效果,时间安排在2月初,复习的指导原则是“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复习的目标要求是“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对多少”。这个要求要体现在得分率上,重点班得分率要达到80%左右,普通班要达到70%左右。其它非毕业年级在新学期开学后第二周组织入学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测假期学习成果,坚持“教学考”理论指导下的命题原则,A班达到85%以上的得分率,B班达到75%以上的得分率,希望所有实体积极准备,迎接考验。
任校长:在难度系数为3:5:2的出题原则下,试题结构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高考是选拔人的考试这个目标性更加明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部分试题加大了难度,超出了一般高中学生所能企及的水平,这样就可以让一批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为培养未来国家发展必要的科技力量打好基础。基于此,这些难题主要是为选拔前5%的学生设计的,我们的学生处在后20%,这些题本来就不是我们的菜,难不难与我们没有丁点的关系。所以,任何焦虑、慌乱都是自寻烦恼。拿下3:5:2中的前两部分中的70%-80%左右的分值,让30%左右的学生冲刺一本,让80%左右学生稳上本科,让后20%学生凤凰涅槃,杀入前70%——80%,实现质的飞跃,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期待和骄傲的?这才是符合我们学情的规划路径和定位。
拿到试卷我们要认真分析哪些是应得分,进而分析这些应得而未得的分失分原因和补救办法,这才是二轮复习的着力点和突破点,而不是去分析难题,怪题。方向错误,越努力越失败。不仅平时学习要坚决赶走C类题,试卷分析更要彻底划走C类题。如果考后讲卷每道题都讲,而且越难越讲,这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
毋庸置疑,成功教学考理论是符合我校学情的创新理论。事实证明,问题不是出在难题上面,而是应得而未得分占比甚大,教多少,学多少基本落地,会多少仍存在严重问题,入校均分不到350的中职碾压入校均分510的高中,中复、初中不仅超越高中、高考,也在不断超越自己,靠的是教学考匹配,靠的是真正实现了教多少,学多少,会多少,高中和高考成绩突出的教师,降低难度,减少题量,在会上下功夫已经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和取胜法宝,教学考理论已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坚信,不久的将来,成功教学考理论不仅是成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基础教育的一条阳光大道。坚定不移落实成功教学考理论,高中、高考腾飞指日可待,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成功教育征途中的一块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