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暑期校本培训效果好

(2023-08-07 16:32:48)

           —对力不能及题、管理分、教学分的理解认识

    这个暑假,一千多名成功人围绕教育教学管理保障,展开了一场高质量的暑假校本培训,成果丰硕,效果显著,尤其是围绕教学考理论有效落地编写符合学情的校本教辅资料和学案,为践行成功教学考理论迈出了实质性步伐,预示着成功学校在新一学年教育教学教研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现转发三位老师对力不能及题、管理分、教学分的理解认识。
    A.成功初中教研督导室主任陈霞:  
    要让初中的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既要要保证一定的升学率,还要在高端学生培养上有突破,除了教学考相匹配外,更有必要弄清楚什么是管理分、教学分和力不能及题,弄清楚怎样在教学中落地,抓住了教学分和管理分,成绩一定会稳中有升。
    一、力不能及题。至少包括两方面,一是难度超出了能力范围,二是即便难度不大,由于时间不够用,导致完不成任务。我校学生大多属于中等生,面对这样的学情,老师要布置适量和适当难度的作业或考练题,对于B班和A班的绝大多数同学要减少力不能及题,适当增加B类题。A1班减少A类题,增加C类题(就在校本练习册上选)。新课在知识讲授上不分层,学习达到的程度上和考练题上要分层。日常还要注意训练学生的时间意识,提高阅读速度和书写速度,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和答题顺序。
    二、管理分。管理分就是学生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所得分数的差值,也就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就能解决并得到的分数。对我校学生而言,要提高成绩,就要狠抓管理分。先限定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解决部分问题点,老师要能管得住课堂、管得住学生,指令清晰准确,让学生知道干什么。学生弄懂后以变式训练和严盯紧抠为主打方法,让学生记住、学会、做对。
   三、 教学分。自己答不上,通过老师讲解,茅塞顿开,完全理解了,即便以后再次测试,也可以拿到,这分就是教学分。老师讲解要有针对性,讲重点讲难点讲学生的共性问题。不论新课还是复习课都要给学生时间,让他带着任务自主预习,然后老师批阅了解学情,发现问题进行二次备课,课堂教学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解决问题以点拨引导为主,理清思路、讲清方法。凡是给学生讲的题老师都要提前做一遍,理思路,规范解答过程书写,猜测学生的难点、易错点,找最优最佳讲解方法或一题多解。
  今年暑假,成功初中举全校之力,150多人编写和校对的校本练习册——成功学练考,较好的解决了预习没任务、选题难、题量大的问题,方便分层教学,拓展提升模块就是C类题,用来拔高的分层比较明显。同一科目所有老师题目统一、题型统一,自己选的题,符合我校学情,也有助于我们抓管理分和教学分,相信只要创造性落实到位,成功初中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B.河西成功高中辛渡主任:             
    今年暑期校本培训模式新颖、凸显培训的交流互动性,鲜活地展示了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一直以来倡导的理念:“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带着问题找学生,逼着学生动脑筋”,这是一场高效的培训会、也是一场优质示范课。
   关于教-学-考理论的落地,最关键的是命制好学案,学案中不论是预习问题、课堂随练题、当堂检测题的选题都沿用ABC选题法。【力不能及题】大致有两类:1.是C类题。难度过大,学生无能力解答,所以在学案选题中坚决删除;2.是学情能力范围之内和限定时间之内答不完的题。所以教师在学案选题时要把握题量,学段不一样,题量肯定不一样。新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题量也不一样。学案如果还是成套网络下载,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旧。
   我所理解的【管理分】,应该是教育管理措施的收效分。如:1.教师的课堂管理。学生能做到令行禁止,统一步调,才能与老师的思维同频共振,将知识学会悟懂;2.学生对于时间的管理。包括教学上的预习课任务与时间细化、课堂限时训练、限时滚动考练、限时背诵、限时默写、限时写作等等。同时包括养成教育中的作息安排和常规管理,都是在引导我们中等生养成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锤炼意志品质,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提高成绩;3.十字箴言中的“激励”。这包括关注学生、鼓励学生,让中等生甚至后进生感觉被老师重视而重拾学习信心。也包括“教-学-考”相匹配的符合学情的考试中,让学生学有所获,从“我不行”的自卑走向“我能行”的自信,让学生愿学、乐学。
   【教学分】教-学-考理论强调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是依据中等生学情而提出的必须执行的教学总要求。以学定教,“定”教的起点:给我们河西高中高一学生教的起点就是初中生,甚至是初中生中的差生。“定”教的难度:智慧的降低难度必须是教师能力和责任心双重加持才能达到的。终极目的是教师所教要学生学会,积少成多,慢慢向课标要求靠拢,而不是好高骛远、贪多求全。从高一教学就开始布局计划,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循序渐进。
                   
    C.河西成功高中郝小强主任:
    我们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困在“难度”的陷阱里,平时的教和考不考虑学情,动辄与高考接轨,搞得学生和老师身心俱疲,但是最终却不出成绩。这两年通过对“教·学·考”理论的学习、实践,我们扭转了认识,“只选对的,不买贵的”,因为适合我们学情的才是最好的。
    制作学案时果断舍弃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难度大的题目,这已经形成了共识,但如何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要在选题的量上多动脑筋。我们要明白,学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做出来的题,其实也是力不能及题。贪多嚼不烂的道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选题时必须要动脑筋,反复推敲、精心筛选,学生通过做这些题,能够加深概念、定律、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力所能及题上下功夫,向管理要分数、要效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