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改变行吗?

(2023-07-22 11:30:55)

    高考假期班开班一周后,教研督导处对部分班级课堂教学进行了抽查,发现的问题集中起来主要有三条:1.教师上课讲的太多,有一位理科班学生反馈说老师基本上每节课讲40分钟,主要是以讲解的方式在解决问题,这种典型的老旧传统模式大有死灰复燃的迹象;2.对学案逐题讲解,反映出预习问题不汇总,学生问题不分类,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不清楚,这是典型的不了解学情;3.在第一轮学案的制作督查中,主要问题集中在“选题”上,如何选出符合学情的有层次的好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看到这些问题,就特别生气。一些老师在暑期校本培训时说的一套一套的,做的与说的却完全是两回事。为什么会这样?自私懒惰使然。高考复读再这样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长期以来,不精准掌握学情,不动脑筋思考问题,教学考不匹配,这些问题必须从根子上治理。
    对于高考成绩只有三四百分的学生来说,100分的增长空间,主要增的是什么?是教学分还是管理分?大家必须搞清楚。
    有些老师教了一年,整体增分居然是负数?自己不脸红?扪心自问我们在干什么?现在的高考命题导向,高分复读有可能不增反降。低分复读不增反降,正常吗?
    是什么问题?大多数老师都是清清楚楚的,也是明明白白的,都知道应该怎么做?为什么具体落实的时候变味了?
    一个集体备课,居然有如此众多的老师反对?都是怎么想的?把人当傻子一样哄。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老师反对不让订教辅资料?舒服日子过惯了,形成了教辅资料依赖症,一旦离开教辅资料,就没有办法上讲台。
    校本教辅资料搞出来后,拿来就用,不认真了解学情,胡子眉毛一把抓,继续满堂灌,这样的老师怎么办!
    缺乏危机意识,包括一些领导,能混就混,这样的日子到底能走多远,不改变行吗?大家想想吧!
    好在中考复读和兰州成功初中亮了一道光,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希望。

    附:如何理解管理分与教学分?所谓管理分就是学生自己静下心来动脑筋就有能力解决问题并拿到的分数,非知识因素失分就属于管理分范畴;所谓教学分就是必须通过老师讲解自己学习理解消化后才能拿到的分数。管理分主要靠教育管理即严盯紧抠,教学分主要靠老师讲解自己理解消化即智慧。
    学生增分首要任务增的是管理分,对于高考成绩只有三四百分的同学,成绩要提高一百分,主要是在管理分上下功夫;对于高考成绩四五百分以上的同学,成绩要提高一百分,除了解决好非知识因素失分外,主要必须在教学分的提高上下功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