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了任校长和成功高中高校长等领导、老师关于教、学与考关系问题的思考系列言论,总共56篇,为大家深刻的思考和感悟感到由衷的高兴和欣慰。
成功高中去年领导班子做了较大调整,任校长任高中领导小组组长,高校长、安校长、邵主任等领导同心协力,培训整顿,抓队伍建设,抓管理提高,抓战略谋划,抓教学法引领,抓执行力和凝聚力提升,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动作,变化是看得见的,也是喜人的。
三月初,未打招呼,随机去成功高中听了两节课,亲身感受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有力量的,是应该能够出成绩的。但是看到与教学实际不符的成绩,百思不得其解。通过认真调研,得出结论,问题出在考题上:“考非所教,考非所学。”通过与任校长、魏督导、高校长、邵主任等领导一系列交流探讨和深度思考,提出了如何正确把握教学考三者关系的全新命题,揭开了基础教育非毕业年级检测题命制研究的新篇章,这是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的创新发展和重大突破。
常言道,不怕说错话,就怕没想法。主动动脑筋,踊跃发表观点,显示出成功高中正在焕发激情和活力,这是一个团队团结向上的重要标志。
成功高中集中展示的这56篇文论我一一细读,绝大多数都是经过认真思考的结晶,观点新,水平高,贴近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现将任校长和高校长的文章展示于后,以飨读友。
附一:
对教学考问题的理解与落实
教学校长 任玉玲
在王总的多次指导下,大家认识到教、学、考三者相互统一的重要性。对过程性检测标准进行量化,这个课题的提出,是对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的完善、补充,从全国方方面面的教育信息看,还没有哪个学校着手研究这个问题,成功走在了前面,可以说填补了基础教育的空白。王总的理论指导,魏督导的跟踪解读,刘增强校长团队老师们全面、科学的分析报告,有理有据,让我们感到振奋。梳理整个环节,重点有三:
一、学什么考什么。考试是检测阶段性教与学结果的重要手段,只有符合教情学情的试题才能达到此目的。如果脱离实际,在目标导向上存在问题,将会事与愿违。聚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任何阶段性考试都以中高考为标准,综合性强,超出了能力范围,不能真实的反映教与学情况。二是考非所学。有些实体委任没有经验的年轻老师出题,或者由教研室负责所有的出卷任务,出题人不了解教纲,不了解学情,拿中、高考试卷做模板,随意从教辅资料里裁剪,或随意抽一份成卷,和所学关系不大,超纲更是常态,教、学、考两张皮。过难,挫伤师生信心,老师教的没有动力,学生学的没有劲头;过易,师生失去奋斗精神,认为不发愤图强也可以考出好成绩,放低了要求,丧失了斗志。这样的考试没有促进教学,反而阻碍了教学的发展。尤其非毕业年级理清考与学的关系更为重要。从初一到初三,高一到高三,包括中高考的一轮复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吃个胖子的行为只能导致畸形的产生。大家想想,多年来高考都犯着一个致命的错误:一轮做的是二三轮的事,到二三轮又发现基础没有打好,于是一二三轮混为一团,违背规律,自食其果。
二、出试题要有量化标准。没有标准难以直观判断题的好坏,标准的制定依据仍是学情。而且科目不同,学情不同,标准就不同,主要看两头。譬如高中语文,全年级130分占比1-2%,80分以下不能超过2%,数学学科的特点是两级分化大,所以可以调整为140以上占比1-2%,40以下不超过3%。以此类推。如果成绩与标准吻合,说明了试题规范、科学,对下一阶段的教与学才会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三、老师要重视试卷评估。评估不是预估,不是预测,是根据教与学科学、准确、严谨的、有数据支撑的分析,对每一道题结合学情认真动脑筋分析,分析的过程就是每道题评估的过程,给每道题预估它的得分,最后平均分就是科学的评估成绩。考后与实际改卷结果对照,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成绩吻合,这是不是说明了成绩很好呢?否,这只能说明教与学同频共振,要继续分析与应得目标(目标任务)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恭喜完成了阶段性教与学任务;如果不一致,就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尤其是从教上寻找问题,问题找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成绩提升的过程。另一种是评估与成绩有偏差,说明教情与学情有偏差,这个偏差又要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细化到每个人,每一道题。可以概括为三种情况:第一种送分题即A类题,一般占比是全卷的三分之一,这类题A、B类学生要100%拿到分,C类学生也要拿到80%以上,如果没有拿到分,说明最基础的问题没有解决,整改的措施就是解决非智力因素的失分以及答题技巧。第二种力所能及题即B类题,占比是全卷的二分之一,
A类学生得分应该在80%以上,B类学生得分应在60%以上,C类学生得分应在40%以上,这类题属于知识因素的失分,补救措施就是通过反复变式、反复滚动将它变成A类题,这是中高考二三轮复习的核心。第三种是超出能力范围的力不能及题即C类题,占比全卷五分之一左右,A类学生得分要达到60%,B类学生得分要达到30%,C类学生果断舍弃。如果每一套试卷都这样分析,问题清楚,抓手明确,做一套该对的都对,十套、二十套就基本涵盖了所有考点。我们常常说要分析学情,降低难度,但不知道怎么把握难易,不知道怎么取舍,根据以上学科的分析,是不是度就清晰可辨了。非毕业年级也一样,如果从一年级,从初一,从高一,每一次月考、期中考都进行科学、准确、严谨的评估分析,定位明晰,有的放矢,取得优异成绩指日可待,想想都觉得前景光明。
提出以下要求:
1、
月考、期考试卷由学科任课老师出,教研督导处审核;
2、
考前评估要列入教研督导处常规检查;
3、
考后每个老师都要有科学、精准的试卷分析,着力点在:得分情况、暴露的问题、解决的措施;
4、
教研督导处不定时进行滚动检测,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附二:
量化考核、评估检测性考试是大智慧
兰州成功高中负责人
高兴斌
2022年3月,对兰州成功学校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时期,我校疫情防控科学有效,教育教学有序开展,社会各界高度好评。相对于只能居家线上授课的全市大多数中学师生及家长来说,这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更为可喜的是,集团王总高瞻远瞩,又一次续写了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新的内容,注入新的内涵。王总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对“考”与“教、学”关系深度思考,在基础教育领域首次提出“对平时检测性考试进行量化考核、评估、分析”之策略。
在总校领导多次指导下,高中部中层干部以及主讲教师分批次反复学习,认真研讨,领会实质性内涵。现就自己的认识和落实思路浅谈如下: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润化思想,领悟策略实质。
对高中生来说,考试分为具有月考,期中期末等阶段性考试和高考两类,前者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性,后者当然是选拔性。对于日常考试,如果其目标导向明确,标准符合学情教情,结果反映教与学效果,这种考试不仅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极大的提振教师教学信心和学生的学习信心。否则便会起到阻碍教学发展的反作用。所以平时的检测性考试是检验教与学成绩成效成果的重要手段,是教与学的度量衡,赋予平时阶段性考试量化考核标准,并科学、准确、严谨地做出试卷评估,而且考后及时分析偏差,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拿出措施,精准施策,教与学就会达到同频共振,考试的功能就会超常发挥,成绩就会有质的飞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高中部(主要是高一高二)阶段性考试命题量化考核标准:
经各学科商议,出台各科目检测性考题量化考核标准,一方面竖立一把标尺,一方面通过考试成绩与标准的偏差衡量试题质量。
语文:全年级130分以上要有1-2%,80分以下不能超过2%;
数学:全年级140分以上要有1-2%,40分以下不能超过3%;
英语:全年级135分以上要有1-2%左右,50分以下不能超过3%;
理化:全年级90分以上要有1-2%左右,40分以下不能超过4%;
政史地生:全年级90分以上要有1-2%左右,50分以下不能超过2%;
三、试卷命制是基石,试卷评估是关键。
一般来说,每学期有大小四次阶段性考试,每次考题的命制原则就是“教什么、学什么、考什么”;试卷模式依照高考模式;考试任务就是检测教、学效果,查找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试卷难度系数、梯度、区分度(区分高分班平行班)依据考核标准把握;试卷命制必须是资深教师,学科组研讨通过方可使用。
试卷评估指的是老师在考前或成绩出来前依据每班学情,科学、准确、严谨的有数据支撑的精准分析。
1.要在考前研讨中评估每道题每位学生得分以及班级得分率,完成表格记录(表格后附);
2.评估试题分层,哪些题分别为送分题(A类题),力所能及题(B类题),难度题(C类题),并评估比例分配是否合理,一般为3:5:2。从另外一个角度即难度角度讲,试题分配比例为7:2:1;
3.评估不同类学生的得分率,A类题,A、B类学生要100%拿到分,C类学生也要拿到80%以上;B类题,
A类学生得分应该在80%以上,B类学生得分应在60%以上,C类学生得分应在40%以上,C类题,A类学生得分在60%以上,B类学生得分在30%,C类学生果断舍弃。
4.最终科学评估班级不同分数段得分人数。
四、考后分析,找准问题根源,精准施策,解决问题,提升成绩。
考后实际成绩与评估数据对比,两种情况,一种是成绩与评估基本吻合,说明教与学同频共振,教师对学情基本把握,要继续分析与目标任务(质量目标)是否一致,如果有差距,就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尤其教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缩小差距的过程就是提升成绩的过程。另一种是成绩与评估有偏差,说明教与学有出入,分类分析,若A类题得分率有偏差,说明最基础的问题没有解决,整改的措施就是解决识记、非知识因素的失分以及答题技巧,属于非知识因素失分;若是B类题得分率有偏差,属于知识因素的失分,整改措施就是通过反复变式、反复滚动将它变成A类题;若是c类题得分率有偏差,果断舍弃。
总结一下,落实王总提出的“量化考核、评估平时阶段性考试”这一重要策略,确保检测性考试发挥其真正作用,促进我校中等生成绩取得质的突破,其核心在于教师精准定位教与学、把握学情、命制高质量的试题、降低难度是大智慧。坚信高中部领导干部及全体老师在王总,任校长的指导下,全力以赴,将这项工作落地生根;坚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结出丰厚硕果;坚信成功高中一定会更稳更快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