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篇小说《社火》连载三(发《作品》杂志)

(2021-12-17 17:54:35)
标签:

情感

文化

历史

分类: 短篇小说

 

2013年的秋末的一天,市县民政局的几个领导和两位部队军官,还有乡上的龙书记,一起来到了沟巴子自然村的姬老汉家。

姬老汉先是很紧张,以为他儿子犯了啥错误,或他儿子真是假兵。他们进门后都对姬老汉嘘寒问暖,百般客气和尊重。两位军官给姬老汉说:“你儿子在部队表现很好,为国防公路建设,为藏族人民的交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姬老汉听了忙问:“我儿子提干了?”军官说:“比提干更伟大。”姬老汉听着高兴,可心里纳闷不知是怎么个伟大法。一起来的市民政处的邢副处长,在两个破窑里外转圈子,瞅着地震震出的两条能放进拳头的裂缝大发感慨,说:

“英雄的家属就住这样的地方,震后下拨的搬迁补贴款都去了哪里缺一只手应该算中度残废,救济款发到手上了没有?

民政处是既管拥军优属,又管赈灾救助,邢副处长的话一出口,龙书记的额头上就挂起了汗珠子。

姬老汉听了这话就问:“我儿子成了英雄?”

不知道谁接了话茬,说:“是。是成了英雄。”

“当英雄比提干更牛气?”姬老汉问。

“对。是更牛气。”来的干部都这么回答他。

儿子当英雄了,自家的这破窑也该修修,弄不好也能搬上塬盖砖房了。姬老汉兴奋得心里发痒自言自语。他忽然皱了下眉头,开口问面前的龙书记:

“我姬娃儿不是假兵咧?”

龙书记点头腰说:“不是假的。是真的。”

姬老汉的心里想,这儿子当了英雄就是不一样,龙书记的嘴巴立马软成了面团。于是乐呵呵地走向院门外,要喊叫山上的放羊娃,让传话给后山的刘奶奶来帮着炸油饼,传话给前山的房大叔来帮着宰羊,说是要招呼上面来的大领导。他这么一忙呼,来的领导就有些慌,一时间不知说啥好,只是“别别别”地劝。一个干部憋不住了,说了一句:

“英雄牺牲了。”

姬老汉听清了这句话,一只脚搁在门上不动了,一连咳了半天,捂着胸回头问:

“牺牲啦?”

领导们都点头不说话。

“死啦?”

领导们也都不吱声。

姬老汉也没再吭声,身子顺着门框倒伏在了地上。

和烈士的父亲因悲伤而晕倒,这还了得。于是领导挥手,干部动手,火速把老汉连抬带扛弄到了乡卫生院,简单地处理后,被呼啸而来的县医院的救护车接走,最后查出是因情绪波动太大血压增高,导致脑血管局部梗塞和个别毛细血管破裂。简单地说是,人躺在床上不能动了,说话呜呜啦啦地没人能听清。县乡领导亲自过问,又请专家全力治,个月后终于嘴能说话身子能动了,就是瘸着一条腿。医生建议出院康复。出院去哪里康复呢,回沟巴子村里的那两个破窑里吗?姬老汉如今是英雄的父亲,相信没人有这个胆子,于是就顺理成章地送进了陇庄乡的养老院。

这段时间里,龙书记算是摊上事儿了。又是借钱垫钱交医疗费,又是雇工请人接屎端尿。对于龙书记来说,把老汉送进乡上养老院倒是理直气壮的事。按老规矩,养老院是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才能住进去的,进去时还要卖掉家当交生活费,就这还得排好长的队呢。姬老汉有个大儿子在广东,可指望得上吗前几天还专程回来找政府闹,死乞白赖要领走老汉抚恤金,没得逞索性把姬老汉的一群羊卖了,上钱跑了龙书记倒也没指望他,支部(党委)会上只说了四个字,叫“特事特办”,就把进养老院的事给拍板了。可住到这里头日子一长,吃喝拉撒的一大堆开支谁出?乡上干部都是借款发工资的。龙书记为这事儿盘算了好久。先是打算请民政处拨点儿款帮姬老汉在塬上修房,邢副处长推说已下拨完了。又请求说如果老汉死活不出去的话,给养老院也来个“特事特办”,追加一笔经费,邢副处长先是推,后来连电话都不接了。龙书记气得骂了几声“婊子”,就再不吭声了。

又过了几天,上面电话通知,市上安排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要求干部照镜子、洗洗澡、出出汗。市委书记要求把陇庄村为他的联系点,还要主动与烈士的父亲姬老汉结成帮扶对子,让做好具体安排。龙书记一听又要与这个该死的姬老汉乎在一起,心里就很不舒服,而且不明不白地发起了怵。他不由得想起几年前一个道士给他算的一卦,说是“进步”路上有块不大不小、又臭又硬的石头在挡路,现在莫非要“水落石出”?

村里的老哥们和远亲近邻们都来探望了姬老汉。他们都说,一旦出了公家(养老院)这个门,再想进来就难了。就算在塬上盖了房,一个没手的老光棍,烧锅燎灶过日子都难。儿子给公家献了命,老子就应该让公家养老。又听在广东的儿子回来说,在那边的日子不好过,买不起房子,有把媳妇带回来安家的想法。乡邻们就劝说姬老汉,把姬娃留下来恤金,留着给大儿子在县城里买房子,好把媳妇接回来,给姬家生上个孙子好传宗接代。

姬老汉只是听,始终不表态。

部队和地方政府要在陇庄乡联合召开姬娃烈士的表彰大会,请姬老汉参加,他死活不去。派干部轮番做他的思想工作,都没啥效果。龙书记传下话来说,翻过年在塬上盖一院一砖到顶的房子,低保和养老补贴一趟子办,一年能领个仟多,他也不松口。亲戚哥们和放羊娃,都暗着给姬老汉出主意,说找个侄子让当兵提干,将来好给他养老。或者发个文让他进乡养老院,省得一个人点灯熬油过熬煎日子,姬老汉也没动心。

姬娃是英雄和烈士,是全县人民的光荣,表彰和追悼大会怎么能没亲属参加呢,他不去,乡上怎么交代最后还是得龙书记屈驾上门,说有要求尽管提出来。姬老汉这才开了金口,说乡里欠着他三趟社火呢,补上,甭说县上开大会,到市里省里,都行。龙书记先是一怔,而后又面露难色,说非年非节的,人都在外打工,哪里耍得起狮子扭得起秧歌。姬老汉不紧不慢地说:

“我儿的一条命,还换不来你们走几趟?”

 龙书记一听就不吭气了。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