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大学的困惑(2)

(2011-03-26 23:22:06)
标签:

校园

大学,大人们的学校

 

我大学室友小漆, 16岁考入中大.临离开村子时,父亲叮嘱他:

孩子,我以前要你在学校,好好听老师的话,不要贪玩。

从今天开始,你要离开父母,自己要学会独立了。

现在上了大学,你就成为大人了。

大人,要做大人的正经事儿。

孩子,记住,大学,可是大人们的学校。

 

30多年后我们相聚,小漆坦率告诉我,当年,其实我并不明白父亲的那番话,我刚大学,可高兴了,有一种从牢房被解放出来的开心,离开家人,离开中学,在大学里,再也没有人监管,再也没有大人们的啰嗦,也没有周考、月考、中考、期末考等等压力,我干嘛不自由地放开我自己,我的地盘我做主。尤其我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我对所学的不喜欢,所以,大学四年,“60分万岁”,混过去就可以,我能毕业也算是对得起我的父母乡亲。

今天,作为人父,我才明白父亲这番话的内涵。大学,大人的学校。当年,我还是有点任性,有点儿浪费那段黄金时代。

 
 
      是的,从中学进入大学,每个人仿佛一下子长大似的。一切东西都要自己做决定,从学习自立到生活自理。好与坏,对与错,都要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后果。从中学生到大学生,这种身份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人责任的改变。

大学,大人的学校,读大学,真的需要有一颗大人的心:责任。

当年,我入学第一天,系主任同我们新生讲话,你们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身份,你们是大学生了。大学生,以学为主,喜欢这一专业也要学,不喜欢这个专业也要学。学习、学习、再学习、还是学习,就是你们四年的唯一任务。

现在的大学比起我们当年还多些选择,成绩好可以申请转专业。我当年用现在的话来说是“被迫服从”啊!当年我填报大学志愿,最向往中文系,想做个“文学青年”,写激扬文字,但最后被历史系录取了。四年要做“历史老人”,19岁的我怀有情绪,到历史系报到。但是,有一点我是非常清晰的,既然我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我就要服从。凭着我自己的良心,也知道老教授的这番教导是为我们好的。我历来都是个听话的学生,服从分配。我对自己说,有本事,你尽快搞掂如何学好专业,尽本份,做好本职,然后,再“曲线救国”,第二年到中文系旁听他们的课程。于是,我就这样安顿下来。没想到,这个我不感兴趣的历史专业后来却吸引了我,一读就读了9年,拿了个博士回来。

我的经历告诉我,尽心学习,推动力光靠兴趣爱好是靠不住的,还是需要责任心。

爱好、兴趣是一种情绪,会随着环境、年龄而变迁;但一个人的责任心一旦建立,只会越来加强。

现在尽职,将来才会尽责。你要有这样的信心。

 

2010年秋天,不少一年级的同学向我大吐苦水,当中最多困惑的恐怕就是那些不喜欢自己专业,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同学们。

二个月的大学生活过去了,那些仍然对所学专业没有兴趣,无心读书的大学新生,问我怎么办时?

我只能搬出大道理:读大学,靠的是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心。大人,当然理解大道理。

    作为大学生的“新大人”,你可能反驳我:不是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是最佳的动力。

对不起,我苦笑地告诉你:那句话只是针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孩说的;那句话只适用大人们的业余爱好。大学学习,恐怕要靠责任心了。大学,大人的学校。不信,回家问问你们的父母。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人的事,我们的父母会告诉我们许多他们困惑、苦恼、无可奈何的故事。但困惑并不成为他/她不尽忠守,把你培养成才送进大学校园。

大学里也有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对于新生来说,专业恐怕是最令他们困拢的事情了。

走出专业的困拢,首先,你要明白做好学生的责任。再次,大学专业并非是一本万利的东西。综合性大学都是通识教育,以文科为例,文史哲不分家的。文理科只是训练的方法不同,但在培养你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方面,道理是相通的。

 

专业只是一个工具和通道,教会我们象大人一样的思考、行动。

记住,大学,大人的学校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学的困惑(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