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山滑肉别样情
标签:
美食广水美食广水人广水应山滑肉 |
分类: 家乡广水 |
http://s12/mw690/0027eaO6gy6QsNwcXbl2b&690
相比之下,火锅热情放怀,豪情绝伦。而我们应山的一道已载于《中国菜谱·湖北菜系》的美味佳肴——应山滑肉,却含蓄文雅,情意融融。这道菜做功精细,用料讲究,吃法别致,老少皆宜。主料要选用膘肥肉,切块大小均匀适当,大了臃肿,不雅观;小了寒酸,不实惠。切好的块肉要以精面贡粉勾芡,再以蛋清、葱花、姜末等十余种配料调拌,放置片刻后一块块用香油炸至略黄起锅备用。之后,再配多种作料熬汤共烩之,乘热将滑肉盛于一只荷叶边的大海碗,便成了佐餐佳肴。你再看那碗中五颜六色的黄花、木耳、蒜苗,点缀得汤面缤纷灿烂,千姿百态。那汤中半隐半现的肉团,羞羞答答地相依相偎,如池中鸳鸯,些许情丝,别致成韵,颇有浓缩而不败的美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
食滑肉注重品位,要懂得吃的艺术,这样才能体现出一种饮食文化的魅力。品尝时,不能狼吞虎咽,放纵饕餮(这是充饥饱腹,纯属生理要求)而要温文尔雅,先赏后尝,这样才有如听江南丝竹那般回肠千转的韵味。进餐有个讲究,食者不用筷子(此刻用筷子太俗)而用细瓷汤匙,先慢慢地啜几口鲜汤,那舒适甜美的感觉便萦绕在心;然后在盈盈地舀上一块滑肉,送入嘴中,细嚼慢咽,一种咸鲜软嫩,滑而不腻的感觉,颇能开胃提神;若再呷上几口小酒,顷刻间,便使人成了忘乎所以的“乐天派”,此刻是“觚觥交错杯杯尽,门前石狮口水流”。何等快哉!
这道色、香、味浑然天成的佳肴,何以取了一个毫无雅趣的名字?原来这菜名还有个浪漫的背景。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因南征北战,操劳政事,得了重病,终日茶饭不思。满朝文武百官焦急万分,便悬榜通告天下贡献佳肴,保皇上开胃用膳,若有成效,朝廷自有重赏。当时应山县城有一位姓詹的厨师看了榜后,便自荐进了京城长安,为皇上做了这道菜。那皇上见御桌上的贡菜,色香诱人,顿开龙颜,先慢尝再细品,最后将碗中一块块滑润剔透的肉团全部吞下了喉咙,并连声叫道“滑肉、滑肉,好吃!”从此,这道御赐的菜名“滑肉”就流传下来了。那位詹厨师也因此而被封为“厨王”。自古以来,应山凡大小宴席,都少不了这道菜压阵,这民间习俗已成了餐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真乃“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