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珍泉《大中通宝背济折五》水坑品珍赏

标签:
明代大中通宝背济水坑珍泉 |
分类: 明清 |

大中通宝钱版式繁多,形制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皆具,光背、背纪地和纪值,形成了多种等级和版式的大中铸币系列。其钱文楷书,书写浑厚遒劲,成为了大中通宝钱文的典型书意特征。
阅谱可知,在大中通宝钱系列中,有一式乃“大中通宝背济折五型”钱,旧谱直至华光普著《中国古钱大集》上均批注曰,此钱传世仅三品,并基于此给予很高定级,成为明代珍泉之一。
传世仅三品?好一个“仅”字了得!事实果真如此吗?回答当然是非也!此“仅”不过是旧谱及其相关著谱泉家纯粹的个人之见,因为没有人可通览尽晓一般古泉之历史遗存情况,无论其名气有多大。
正是基于此,当我们再见有出时,便不用考虑泉谱之量断,而只能通过辨识其三相情况,实物实证,符合相关标准而难疑之者,则坐其实,则可再添品量矣。
有幸,愚在猎泉途上,也猎获一枚“大中通宝背济折五型”钱。为证其实,今日将其拍照亮相,展示出来,一番分析,骡马即明矣。
首先,辩锈识浆。展目本品,稍有水坑锈见识者,一眼可辨,本品正是一枚水坑钱品。其正是出自南方漓江水域,可见通体干净,铜色泛红,青铜质地真实,熟老铜色不虚。钱体之上薄锈水垢,结成皮痂,深浅厚薄相间,紧缚钱体,分布彰显自然。尤其是,可见钱体表面局部绽放金光,真切亮目,与鎏金质色几无二般。细辩可知,此非鎏金,乃愚多次提到的洁净江河砂底之水坑钱之独有的返金现象。而这种返金,乃最为自然之质相,经久年月之结果,也是天下贼伪最难逾越的做锈之雄关。因此,其昭然自然天成之锈相,可谓大门洞开矣。
其次,观铸识体。一眼可见,本品铸制精整,直径40毫米,重约21.70克,铸体略见偏厚,因大中钱较独特的形制决定,其折十型钱径在四十毫米以上,故此径正是其折五之型。其铸相方圆廓正,平坦地章,字廓深竣而有度,穿轮亦呈干净之况。又可见其轮边棱角有修,呈浑圆之形。文字笔划间隔有距,清晰呈现,布局协调规矩。毫无疑问,其铸相上佳,太祖官炉所出,盎然本色,开门见山。
再者,品文识书。本品钱文乃楷书书体,一目了然。其书意端庄,大方洒脱,笔力遒劲,笔划横直竖立,彰显大中官钱钱文风格神韵。背“济”字书意略显拙率,然亦端正,正是其独特风格所致。无需赘述,其钱文书意正点,无异无邪,书相亦是开门之相矣。
亦今来看,无论收藏实践还是检索公展,此“大中通宝背济折五”钱,见之确实也不容易。然,其绝非谱所言世仅三品,亦是显而易见的。见之,只要诸相过关,则无需顾忌旧谱所言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