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顺治康熙后,钱局官炉逐渐形成了以年号行用钱钱文为面文背铸天下太平宫钱的习制。这种官炉宫钱的用途,主要用为宫廷王府节庆灯笼挂坠,亦做把玩赏赐之用。因此,正宗的天下太平宫钱,不仅铸工一流,而且材质优良,形制大小不等,非民炉厌胜钱可比,收藏价值也高于一般花钱,有的版式形制甚至可谓珍贵
藉此,今日特将愚帐中收藏的一品稀见的大型大阔缘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宫钱,帐中点出,遣之上博展赏,以飨泉好。
首先,鉴赏其铸相。可见本品乃为大阔缘,宽阔之缘彰显宏伟气势,缘边地章钱肉结合更是别具一格。其直径达48.5毫米,重约38.96克,厚薄适中,近乎清钱的当五十型大小。可感其方圆廓正,坦平地章,字廓深竣挺拔,穿轮干干净净。整体铸相规矩有加,钱文笔划清晰,布局更是协调。表面可见遗留浅薄铸坑,自然之貌。毫无疑问,如此铸相,若非道光官炉出品,余盖不能为矣。故曰其铸相开门见山,没有二话。
其次,鉴赏其书相。可见面文“道光通宝”四字,书体似楷似隶,楷意偏强。书意端庄,笔力遒劲,正是道光通宝钱钱文书意之典型风格,与道光行用钱书意一脉相承,非民炉之出矣。其背“天下太平”四字,端庄楷书,大小适中,书意中规中矩,布局协调。毫无疑问,其乃官炉钱之书相,门可为开矣。
再者,鉴赏其锈相。展目本品,一眼可见,金黄铜色,质地纯实,乃精练黄铜无疑。其铜色更呈鲜明熟旧之感,包浆覆体,浆色凸显老熟自然,地章略有绿锈点染,黑浆紧实。进而可见钱体之上,磕碰痕迹累累,经年累月迹象明显。无需赘述,本品传世包浆,一派自然天成老态龙钟之相昭然,锈相老无疑而致大门洞开。
如此大型大阔缘道光通宝背天下太平钱,多谱不载,遗存稀少,无论是收藏实践还是检索公展,均难得一见(一般阔缘有见)。故其无论形制还是材质品相,皆乃一品上佳宫钱,确是毫无疑问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大阔缘形制,颇为耗材,制钱成本本身很高,行用钱通常不用。而作为宫钱,铸制数量本身又有限,因而不在乎耗材多少,只求独特美观,便在情理之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