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2014-12-07 07:35:45)
标签:

明代

洪武年制

松竹梅

青花梅瓶壶

珍赏

分类: 瓷器
 大明洪武款识器   独特造型珍美罕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武,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一个年号(公元13681398年),历时30年。明代开国后不久,明太祖在景德镇珠山设立御窑厂,成为明代景德镇最早的官窑。而明洪武青花瓷也是汉族陶瓷艺术的珍品之一。

对于洪武青花瓷,相关资料描述为,其青料使用含铁量低、含锰量高且淘炼欠精的国产青料,呈色青中带有灰色调,偏浅灰色,有部分铁锈斑深入胎骨,乃是由于钴料中含有金属锰、铁等杂质的缘故。一部分呈现淡蓝色,色泽稳定,无晕散,色泽浓密处常能见到散布着一些小杂质点等。

而在造型上,洪武青花瓷或多或少继承了元代枢府瓷古朴敦厚的风格,大件器物较多,主要品种有特大型碗、大盖罐、菱花口盏托、菱花口大盘、梨形壶、执壶、玉壶春、瓜楞罐、高足杯、香炉乃至一些造型独特的器皿等。尤其是民窑器,如撇口盘、碗类等等不一而足。其官窑器则有所创新,着意于摆脱元瓷厚重的风格,为秀美飘逸的永乐瓷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之前相关资料论及,所谓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南京博物馆曾于明故宫玉带河遗址发现了青花云纹残盘和其他一些青花残片,虽然是残瓷,但从其制作的精细上判断,应为洪武官窑器,南京和江西等地区则出土了大量民窑实物标本。总体来说,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继承了元代风格。器型粗大,胎体厚重,青花色泽偏灰,图案装饰线条粗疏豪放,改变元代层次多,花纹满的风格,趋向多留白。

 上述关于“未发现真正带洪武官窑纪年款的瓷器实物”之论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些年来,不断有带款洪武青花瓷完整器出现,这些带洪武纪年款青花,出款识外,无论哪个方面均符合长期以来关于洪武青花瓷的共识性典型特征。因此,旧说不攻自破。历来古器,老人不见,并不等于新人亦不可见,中国历史悠久,古代制器浩淼,无人敢言尽知通晓,在此便不赘言了。

 为证上述,今日特将愚帐中所藏一件独特珍美的洪武款青花瓷器拍照亮相,遣之于博客,一赏其貌。

 展目本品,首如眼底的是,造型独特。其为梅瓶之身,然瓶肩部却有一个壶嘴,三个系钮。整体赏之,器形似瓶非瓶,似壶又非壶,瓶壶之形兼而有之,堪称罕见,也具有一定独创性。该瓶壶通高380毫米,器形较大,亦乃洪武器形之典型。

 续观其纹饰,瓶壶身为五层纹饰构成,顶肩部花卉缠枝纹,二层为栀子花瓣纹,中间第三层乃主图,为岁寒三友之松竹梅图,下腹为蕉叶纹。从整体上下纹饰风格看,与元青花瓷纹饰类似,也是洪武青花的特征之一。其中,松竹梅图外另还有类似君子兰缠枝,而松竹梅主图构图笔法有力,构图有序,洒脱大方,比例得当。松有松劲,竹有竹韵,梅有梅傲,堪称一流画工,更显到代之然矣。

 续察青花,但见浓而不艳,部分呈较深淡蓝色,整体略见偏灰,洪武青花特征可明确感知。其中,可清晰见到,青花色深之处,铁锈斑瘢瘢痕块块,累累分布,老相盎然,更是岁月沧桑之证,到代有力之据矣。复观白色底釉,白中泛青,釉色莹润,亮而不贼,岁月可感。而其底部,可感胎质坚实,包浆老而弥坚,其中的大块红斑,并非所谓火石红,似感涂抹的某种护胎指色染,以刃刮之,坚硬无比,实为真切。

 进观其肩部,壶嘴下方,但见“大明洪武年制”五字款识,楷书书就,书意率真,洒脱不羁,毫无做足之态。此乃鲜明洪武款识器,同时也是官窑之作矣。结合上述实物特征,能说它是后仿臆作吗?显然不能!这表明所谓洪武瓷器无款识,有款识皆后仿的说法实乃主观臆说,甚至是瞎说。

 毫无疑问,本品诸般特征,皆证其实,乃开门洪武官窑青花,毋容置疑。基于其器形独特罕见,纹饰喻意上佳,本品实乃洪武佳器,十分珍贵,藏之有幸矣。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独特的明《洪武青花松竹梅三系梅瓶壶》珍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