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珍《洪武通宝背桂二母(样)钱》赏析

标签:
洪武母样钱辨析珍罕补缺 |
分类: 雕母与母钱 |

如果说洪武通宝背桂二行用钱遗存不多,收藏价值较高。那么,若其母钱或者样钱还有遗存并能收藏,那当然就是十分幸运之事了。
有鉴于此,今日特将愚帐中所藏一枚“洪武通宝背桂二”钱,遣上博来,公开亮相,赏析一番,认识其性质。
首先一步,鉴其锈色包浆。此钱为罐装出品,可见其浑身黝黑包浆裹身,尘垢淤积,包浆成皮,自然凝重,踏实不虚,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若揭。此锈浆之貌可致品门大开矣。
其次就钱文书意察之,面背文字,书意无不端庄隽美。其笔力遒劲,起顿有力,布局协调,娴熟书法之功夫可感可叹。故而,由此书意感知,其绝非一般行用钱之品貌,而恰恰是母样钱之貌相矣。
再者详察其铸相铸体。可见其铸体精整有加,边圆廓正,平坦地章,字廓深竣挺拔,如峰屹立。再观穿轮,穿口十分干净,轮边精修光滑。面背文字笔划细窄,间距拉开,无粘无连。进而观其径重,可见此钱27.2毫米,重为7.21克,径略大于折二钱,更重于行用之品。其材质青铜,铜色老旧,遍体几无砂眼凹陷。无需赘述,一言以蔽之,此等相貌品质,正是母钱之应有质地。
故而,以愚之拙识,这枚“洪武通宝背桂二”钱,当属母钱性质。如果退一步,其至少也属与母钱同模之精铸样钱,以至于母样难分矣。
此钱能够遗存下来,当属不易,得谢民国藏家罐藏之功。同时,其也为我们提供了窥视洪武母样钱的实物机会,可补谱缺,其意义和价值都是很大的。由于这类母或样钱遗存稀罕,历来名家大藏,皆难有机会见识之,乃属情理之中。事实上也是,只要其不被化铜,无论其藏匿何处,总有再见天日之时,此乃古泉遗存发现之道矣。无非看其到了何人之手,又被怎样认识,是否善存善待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