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少见《泰昌通宝合背小平大样》铜钱赏品

(2013-11-08 07:21:57)
标签:

明代

泰昌通宝

合背

小平大样

赏析

分类: 明清
 合背泰昌平大样  老成貌相遗存稀
明少见的《泰昌通宝合背小平大样》铜钱赏品
明少见《泰昌通宝合背小平大样》铜钱赏品
    昌,乃明光宗朱常洛年号(公元1620年),据考因光宗在位仅一月,未及铸钱。随后由其子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补铸其父“泰昌”年号钱,钱名为“泰昌通宝”。

泰昌通宝钱为小平形制,真书直读,由于是补铸钱,故版本较少,常见有背星、月纹式。其中有泰昌通宝合背钱、泰昌天启合号钱和折二型阔缘大样;三钱式均有谱录且较为稀少,尤以折二阔缘大样为泰昌钱之相对珍品。

那么,是不是泰昌通宝钱诸式都已经为谱多录了呢?由于古钱史铸很多没有详细记载,因此不可断言。今日特将帐中所藏的一枚泰昌合背钱遣上博来,赏析一番。

图示可鉴,此钱直径26毫米,重8.08克,较为厚重。从形制上来看,此直径大于小平,小于折二,加上钱体相对厚重,因此,其当属小平大样之性质。其铸体规整,方正圆矩,平整地章,字廓深竣,穿轮皆呈干净之态,有明显磨损痕迹。是为官炉正出。

而就锈色包浆察之,可见其锈浆淤积,罐装窖藏质色,锈色分布自然天成,包浆凝重,锈浆紧实不虚,老成之相十分鲜明。察其材质,黄铜质地,铜色熟旧。显然,其锈其浆,足见开门矣。

钱文书意一项,审视下来,楷书书体,书意端庄,泰昌钱书之神韵盎然。就其合背而言,一面钱文笔划纤细清晰,另一面则有流铜覆盖,然书意皆同,整体上更显自然。

显而易见,此枚钱实实在在,并无异处,当为好钱。前述,由于铸体较为厚实,形制偏大,因此为小平大样。这种大样,也可能产生于铸制母钱的过程中,然由于另一面钱文笔划相对较为模糊,故不可做母。之所以如是说,我们可见另一面,钱文纤细,笔笔划划皆间隔有距,清晰有加,正是具有母相矣。如属实,其作为小平大样之合背,在泰昌钱中,自然又添一式,且十分罕见,是为珍贵矣。

明少见《泰昌通宝合背小平大样》铜钱赏品

明少见《泰昌通宝合背小平大样》铜钱赏品

明少见《泰昌通宝合背小平大样》铜钱赏品

明少见《泰昌通宝合背小平大样》铜钱赏品

明少见《泰昌通宝合背小平大样》铜钱赏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