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现代”影响下的儿童阅读

(2018-10-07 09:46:39)
标签:

故事妈妈

绘本

教育

文化

育儿

分类: 番茄爱学习
     国庆节前,一连五天学习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师的课程,课程对我有非常大的帮助还另说,其中有一个“后现代思想”对我有一个特别大的影响,结合我们一直坚持做了十年的儿童阅读推广,我想来探讨一下,后现代思潮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第一次听到田林老师讲到后现代思想,我特别惊讶,发现在我们生活中,阅读中,甚至是思维中,都一直不自觉地这样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只是我们还没有去探究过这是一种什么理论,或者这种理论,这种想法来自于哪里,它如何在一直持续对我们产生影响。
       提起后现代,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想到的是一些艺术和另类的建筑及设计。我百度了一下发现,后现代这个概念,也已经有不短的历史。
       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范内容。
       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这种放弃表现在拒绝现代主义艺术作为一个分化了文化领域的自主价值,并且拒绝现代主义的形式限定原则与党派原则。
       后现代主义必定是“后于”现代的,那么什么是现代主义?所谓现代主义,就是最终的、最好的方法。现代性的规定性特点有:
1)对科学和技术的压倒一切的信仰和信任;
2)推崇技术的正面效果;
3)认为发展是必然的,是现代思维希望的结果。
后现代主义则是对现代主义景象的怀疑,最极端的是整个地排斥现代性观点。如果对现代主义是寻求永恒真理,那么后现代主义就是对这些永恒真理的怀疑,如果现代主义是寻求知识的明确表征,那么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的状态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以及文化进入后现代时代而改变着”。
所以,可以这样说后现代主义:
1)信仰多元;
2)对技术的效果进行多方面审视;
3)审视发展是否总是必然的,从而产生一个严肃的主张。如果用其他标准审视,“技术发展”可能根本就不是发展。
简单的说:后现代主义不会把事情看的很简单,它认为简单的技术进步很有可能带来长远的恶性影响,就好像很多美国大片里面讲述的,类似人类制造了无比先进的机器人,最后机器人却要毁灭人类,等等。
       1. 后现代主义的首要特征是反主客二分,反主体性。 2. 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反普遍性(反同一性)3. 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特征是不确定性。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后现代主义状态渗透到当代社会的所有方面。首先是多元理论,无论在我们生活还是儿童阅读上都表现明显,不再是有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哈哈,当然课堂教学除外,也许因为方便教学管理吧,所以大家为此也纠结不堪,为啥事情就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呢?),而在儿童阅读上,表现就更多的随心所欲,因为每个人的观点,角度,经验.....的不同,导致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都不同,最后结果也就千差万别,不拿标准答案去套,大家变得无比轻松,于是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儿童的思维发展尤其明显,不同年龄,甚至月龄的孩子,发展千差万别,如果有统一的标准,那么势必对很多孩子并不公平,所以大家在后现代的影响下变得宽容,变得更容易接受个性思维和答案,于是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发展节奏,在这样被鼓励和宽容的环境下成长得更自由自在,按照自己的发展节奏发展自我。这个多元和不确定性其实也是对我们成年人的考验和挑战,大家会不断思考,探索疆域和边界,甚至有纠结,生怕束缚或者过于放任导致后果,因为我们的儿童期并没有这样被对待,所以我们也不能太确定后果,在我以为,有时候,加上一点中庸之道,也许是探索出路的一种安全方式。
       我们的故事会更在这种后现代主义下变得开放包容,孩子们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相关看法(跑题是会被拉回来的,哈哈)没有优劣高下之分,而是有赞同和不赞同的态度。完全允许有自我坚持的观念,当然如果牵涉团队合作,则必须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观念。所以,即便是有羞于表达的孩子则这样的环境中也可有放飞自我,积极参与,从中找到自我和自我观点,加以确认和认同,即便是以前所谓的失败--无人认同,也不足以摧毁自信心。
       另外,后现代主义强调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果看待解决问题才是问题。说起来很绕,但结合我们以前说说的“凡事都有三种以上的解决方案”大家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千千万,如果创意性解决问题也许带我们去到一个不曾相信过的世界。这是一个创新思维和鼓励创意的年代,创意思维带来的不只有想法,甚至的金钱......你想要的一切。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鼓励孩子们有各种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大家都接受和期待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小有这样的训练,多角度维度去思考问题,在阅读中尤为明显。我们如何去看待一个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所以一人计短,读书会非常好地给孩子们机会,看到别人的想法,从而修正,完善,创意出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就是意义所在,一场读书会是不是真的让你变成一位阅读达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参与过程中你的收获和成长。所以,当我们认清楚这一点,就不需要过于追求最后的结果呈现,而让孩子多参与,从中去收获。本来学校课堂是个非常好的阵地,但也许各种原因,任务多,场面不可控,引导有困难......我所知道的课堂这样的机会并不太多,所以,课外的故事会,读书会提供的机会就不容错过。当然,也给引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现代主义对我们的影响还有很多,期待大家一起来探讨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