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在小区的故事会上,选择了两个好玩的故事,《这不是我的帽子》《多嘴的荷包蛋》。《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本超级厉害的土话说,是史上获奖最多的图画书,揽下了凯迪克金奖等全球19项大奖。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觉得太可爱了,这次故事会因为话筒坏了,面对50来个孩子必须要选特别好玩的故事吸引孩子才行。所以我放弃了之前选的温情故事。选了这里两个好玩的故事。
一条小鱼戴着一顶圆圆的蓝色帽子游进我们的视野,它一边往前游,一边自言自语:“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偷来的。帽子的主人可能不会发现,因为它睡着了。就算发现了,也不会知道是我偷的;就算知道是我偷的,它也不会找到我……”它戴着帽子一路潜逃,可是就在它浑然不觉的时候,帽子的主人,一条很大很大的大鱼已经睁开了眼睛,悄悄地尾随其后……
继《我要把我的帽子找回来》大获成功后,乔恩•克拉森又推出了这本全新的“偷帽子”故事:同样是面无表情的动物角色,同样把冷幽默风格和黑色幽默体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在画面细节的描绘上运用了许多微妙的技巧,尤其是小鱼的眼神变化极有喜感。故事充满戏剧性,风格独特,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欢乐!
。http://www.kfzimg.com/G00/M00/B2/D2/oYYBAFNWIJWAG3YWAABMz_xB3nc317_b.jpg
http://tw.bid.yimg.com/ac/af/8d/f59216338-ac-9606xf6x0500x0363-m.jpg
http://img10.360buyimg.com/book1/s480x580_g13/M01/18/08/rBEhVFMP7IYIAAAAAADvV8f_ypkAAJM4gNuMY4AAO9v918.jpg
最好笑的是这个螃蟹,刚答应小鱼不告密的,一转身立马汇报告诉大鱼,小鱼的一切,嘿嘿,秘密经常多于一个人知道就算做是公开的秘密啦!
因为这本书图文叙事方式比较特别,强烈的戏剧张力,主要源于文字与图画采用了截然不同的视点。
文字部分是小鱼的视点:“这不是我的帽子。是我刚刚偷来的。我从一条大鱼那儿偷来的。我偷帽子的时候,他在睡觉。”……小鱼为自己选择了一个“水草长得又大又高又密的地方”作为藏身之地,自以为很安全,但事实究竟如何呢?
图画部分,则采用全知视点进行叙述,让读者从一开始就对真相了然于心:当小鱼说“他可能睡很久都不会醒”时,大鱼突然睁开了眼睛;当小鱼说“我一点儿也不担心”时,螃蟹正在向大鱼告密……文与图不断形成冲突和反差,配合大鱼微妙的眼神变化,制造出高度的幽默感。小鱼一路跑,大鱼一路追,当小鱼说出“我就知道我会成功”的时候,大鱼距它仅有一步之遥了,两条鱼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中。“小鱼的逃跑”和“大鱼的追赶”这两条平行叙述的线索至此交会到一处,令全书的紧张和悬疑达到了最高峰。然而接下来,作者的叙述突然由清晰转向隐晦:第一幅画面,小鱼的身影已经隐匿在水草中,大鱼的半个身子也钻进了水草;第二幅画面,只有一片水草,完全看不见两条鱼;第三幅画面,大鱼从水草中离开了;第四幅画面,大鱼戴着那顶小小的蓝帽子,满意地闭目养神。至于在“水草长得又大又高又密的地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全由读者自行想象。
我曾经让孩子们猜想一下小鱼去了哪里?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小鱼被大鱼吃掉了,小鱼被大鱼打晕在地(水里)了。小鱼觉得打不过大鱼逃跑了。小鱼被打伤了回家找妈妈去了。小鱼觉得无聊回家了。小鱼去找别的朋友玩去了。小鱼去找帮手来帮忙了。各种说法都有拥护者,而且平均分配,各执己见。哈哈,这才好玩哪。
因为此次故事会早预告,加上一年级的部分孩子参加了好书棒的巡展,所以有一批孩子读过此书,当我放第一遍PPT的时候,我把文字隐去了,结果,看过书的孩子不断地剧透,甚至恨不得站起来把故事讲完,拦都拦不住。于是我只能当机立断,说,这个故事是另外一个,从现在开始,不能提“帽子”这个词。呵呵,面对我这么无理的要求,孩子们也答应了,好在情况马上扭转过来了,孩子们不再去纠结他们读过的故事,而是一心一意地跟着图像的故事往前走,当然偶尔还是会窜出一两个孩子想把大家拉回到原来的故事里去,但他们没有成功,哈哈。故事从图画上推进着,孩子们各出奇想,让家长们惊叹不已。最后
,我说,我的故事讲完了,我们再来听看看作者,乔恩·克拉森说的故事吧,于是,我拿着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这么多孩子鸦雀无声,听得入神,哈哈,我好有成就感哟。
是的
,当我们遇到孩子们已经读过了某些故事的时候,我们要如何的随机应变,讲出不一样的故事来,需要我们有很多思考,故事结束了,有孩子来问,为啥你有不同的故事呢?在哪里买的呢?亲爱的,这可是我的个人版本哟,没得卖。回去讲一个你的版本给妈妈听吧!还有几位故事妈妈说收获很大,原来故事可以这么讲
,是的,故事还有很多讲法哟,期待下一次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