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深圳少儿图书馆故事义工,参加怡宝百所乡村图书馆回访计划,去韶山希望小镇的怡宝小学走读的路上遇到了2个有缘分的孩子,一个是橙子,唤我番茄妈妈,起因是和自己妈妈生气,因为妈妈不回答自己的问题,橙子很难过,于是我好心肠地扮演了聆听着的角色,成功赢得了橙子小同学的心,一直和我粘在一起,据说回家以后还在叨念着番茄妈妈,其实没有多做什么,只是聆听.另一个是小宋宝宝,回程高铁路上我做在他后排,他被爸爸拘在座位上,我听了一路他说了3个小时的话,我们成了哥们,他豪气地说要请我吃饭,还问我下次还可以在哪里见面,小宋宝宝只有6岁.也许很少有成人听过他这么长时间的倾诉吧.
我们要怎么面对孩子?很多时候,无须太多说教,无须太多指导,只需要聆听就好,听他们诉说种种心里想法,天马行空,所有的一切情绪都得到释放,彼此之间流淌的是理解,安慰,支持和温暖,这就是孩子们需要的,每天回家仔细耐心聆听你的孩子.
我家的横同学应该说是个幸运的,从他4岁起,我每天听他睡前的叨唠,事无巨细,从同学到游戏,从开心到郁闷,甚至是委屈和不平,渐渐长大了,聊天的内容也就更广泛了,时间也改成了每天去游泳来回的路上,我听得多,说得少,大部分时候都是横在讲.
有朋友说我像小林校长,是的,我做的其实很简单,只是聆听而已,适时地微笑点头,甚至提一些在孩子们看来都很幼稚的问题,有时候还会换来孩子们的轻笑,但他们总是特别好心肠地为我解惑.
我也总是不隐藏自己的情绪,该大笑的时候大笑,还会解释一下,刚才实在太好笑了,我一定要大笑一下.孩子们总也会很好心肠地原谅我,在他们看来很夸张,无需笑的时候大笑.
孩子其实很多时很可怜,没太多人愿意听他们说话,他们一说话家长老师就会不耐烦说知道了知道了.或者说,等会儿再说,现在先干啥干啥的...或者敷衍孩子,有些孩子长期得不到交流甚至都对成人失望了,不再尝试了,试想一下,到了孩子青春期,孩子有心里话又该找谁倾诉呢?如果有幸遇到好朋友,还算走运,如果没有遇到交心的好朋友那又该如何呢?这些倾诉的习惯不是说有就有的,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让他和你无话不谈,需要的是从小建立起信任和习惯,长大了才会帮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
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我们明天还得要去上学,上班,聊天的时间也过得很快,怎么去结束和圆满地收尾也是需要艺术的.我总会给横一个晚安吻,然后告诉他,我们明天继续聊这个话题,我还要很多想法要说,相信他也还要告诉我很多新的想法.很多孩子在睡前都是最放松的时候,所以也是最好的聊天机会,不过适时有技巧地结束一场聊天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给孩子一个魔法亲亲吧,然后跟他道晚安.
聆听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