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伦理旨要·忠信》(7-11)
4.7 [原 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七)
[译
文] 孔子说:“怜爱他,能不爲他操劳吗?忠于他,能不给他教诲吗?”
[注
释] 劳:效劳。
4.8 [原 文]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爲厉己也。信
而后谏;未信则以爲谤己也。”(《论语·子张》十)
[译 文]
子夏说:“君子在得到信任以后,才去役使老百姓;没有得到信任(就去役使老百姓),会认爲是在虐害他们。在得到信任以后才去劝谏;没有得到信任(就去劝谏),会认爲是在毁谤他。”
[注
释]
子夏:见3.7注。劳:役使,使……辛劳。厉:虐害,欺压。
4.9 [原 文]
“君子终日干干,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干干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周易·文言》)
[译
文]
“君子整天奋斗不已,到夜间仍然警惕慎行似乎身临危境,没有灾祸。”这是什麽意思?”孔子说:“君子必须修养品德,建立功业。正直无私,诚实不欺是可以修养品德的;发表言论出于真诚,是可以保有功业的。知道进取的目标而又努力爲之奋斗,就可以与之议论政事;知道终止时机而又能适时果断中止,就可以与之保全美德善果。像这样居上位不骄傲,居下位不忧愁,所以就能整天奋斗不已而又时刻警惕慎行,即使身临危境也会免遭灾祸。”
[注
释]
干干:奋斗不已貌。夕:夜间。厉:危险。咎:灾祸。以上十二字是《周易·干·九三》的爻辞。修辞:修饰言辞,即发表言论。居业:保有功业。至:达到。知至:知道所要达到的目标。几:机要,政事。知终:知道事物的终结时机。存:保存,保全。义:善,好。因其时而惕:时刻警惕。
4.10 [原 文]
子曰:“君子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故君子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国风》曰:‘心之忧矣,于我归说’。”(《礼记·表记》)
[译
文]
孔子说:“君子不以空假语言称赞人,人们就会兴起正直无私的风气。所以君子问人是否寒冷,就要送给衣服穿;问人是否饥饿,就要送给食物吃;称赞某人德才好,就要授给以官爵。《国风》说:‘你有困难我忧虑,我要与你共甘苦’。”
[注
释]
君子:国家统治者,见1.20注。誉:称颂,称赞。《国风》:指《诗经·曹风·蜉蝣》篇。说(shuì税):通“税”,休憩。
4.11 [原 文]
子曰:“情欲信,辞欲巧。”(《礼记·表记》)
[译
文] 孔子说:“情感须要真诚,言辞须要美好。”
[注
释] 情:情感。欲:须要。信:诚实不欺。巧:好,美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