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伦理旨要·忠信》(1-6)
4.1 [原 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八)
[译
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有长进,也不会巩固。应该崇尚正直无私和诚实不欺。不要同政治取向与己不同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
[注
释]
主:崇尚,注重。忠:正直无私。信:诚实不欺。如:如同,类似。不如己者:不类似己者,指政治取向与己不同的人。惮(dàn旦):害怕。
4.2 [原 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爲政》二十二)
[译
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守信用,不知道他怎麽可以处世。这就好比大车没有,小车没有,它怎麽能够行走呢?”
[注
释]
大车:古代牛力车。輗(ní泥):牛车前辕有一根横木,横木两端各有一个(活销),是把牛套在牛车上的拴结关键。小车:古代马力车。軏(yuè月):马车前辕横木两端的活销,作用和相同。
4.3 [原 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十五)
[译
文]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思想理论可以用一个最基本的观点贯穿起来。”曾子说:“是的。”孔子走后,别的学生问曾子说:“老师讲的是什麽意思?”曾子说:“老师的思想理论,概括起来,只是‘忠恕’两个字罢了。”
[注
释]
参(shn森):即曾子,见1.8注。道:政治主张,思想体系。贯:贯通,贯穿。一以贯之:用一个最基本的观点贯穿起来。唯:答应声,是。夫子:老师,此指孔子。忠:正直无私,此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此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已:助词,表示谨止于此,相当于“罢了”“算完了”。
4.4 [原 文]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
(《论语·泰伯》十六)
[译
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幼稚而不谨慎,无知无能而不诚实,我不知道这种人怎麽会是这个样子。”
[注
释]
侗(tóng铜):幼稚。愿(yuàn院):谨慎,朴实。悾悾(kng空):无知无能的样子。信:诚实不欺。
4.5[原 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顔渊》七)
[译
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粮食充足,军队充足,老百姓充分信任。”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必须去掉一项,在这三项中先去掉那一项?”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剩下两项中再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没有粮食,不过是死亡)自古以来,谁都免不了死,老百姓对国家不信任,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注
释] 子贡:见1.6注。兵:兵卒,军队。
4.6[原 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顔渊》十四)
[译
文]
子张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担任官职不懈怠,履行职责正直无私尽心竭力。”
[注
释]
子张:见1.18注。居:担任,守持。倦:懈怠。忠:正直无私,尽心竭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