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伦理旨要·孝弟》(11-15)

(2024-01-31 10:44:26)
标签:

文化

    《孔子经典言论全编·伦理旨要·孝弟》(11-15)

     3.11 [原  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二十一)

[译  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时常记住。一方面爲他们高寿而高兴,另一方面爲他们逐渐衰老而担忧。”

     3.12 [原  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爲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十六)

[译  文] 孔子说:“在朝廷事奉公卿,在家里事奉父兄,对丧事不敢不尽力办好,喝酒不爲酒醉所困,这些对我会有什麽困难呢?”

[注  释] 公:西周、春秋时期,“公”是朝廷官位的通称,太师、太傅、太保称爲“三公”,诸侯国的国君亦称爲“公”。同时,贵族的爵禄分爲公、侯、伯、子、男五等,“公”又是最高爵位。卿:西周、春秋时期,“卿”是朝廷高级官职名称。周天子朝廷中的太宰、大司徒、大宗伯、大司马、大司寇、大司空称之爲“六卿”。诸侯国君的上大夫亦称之爲“卿”。


    3.13 [原  文]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先进》五)

[译  文] 孔子说:“真孝顺呀闵子骞,他对待父母兄弟的态度人们是无可非议的。”

[注  释] 闵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孔子的学生。史载,闵子骞幼时,受到继母虐待。继母给两个亲生儿子做棉衣,用的全是棉花;给闵子骞做棉衣,用的是芦花。他父亲知道此事,要休掉继母,他请求父亲不要休掉继母,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父亲遂止。他继母爲此而深受感动,后来对三子一视同仁。间:通“闲”(jiàn见),非议。人不间:人们无可非议。昆:兄,哥哥。


   3.14 [原  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于是,父爲子隐,子爲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十八)

[译  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家乡有个直道而行的人,父亲窃取一羊,而他这个做儿子的竟然去告发。”孔子说:“我家乡直道而行的人与此不同,父亲爲儿子隐瞒,儿子爲父亲隐瞒,直道就在其中了。”

[注  释] 叶(shè社)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之南),所以叫叶公。在《左传》的定公、哀公年间,有一些关于此人的记载,在当时还算得上一位贤者。党: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爲一党,此指家乡。直躬:以直道立身。攘(rng嚷):盗窃,窃取。古时把“物来自取之”叫做攘。证:告发。


   3.15 [原  文]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论语·子张》十八)

[译  文]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孟庄子的孝行,其他方面别人能做到,而他不调换父亲的旧臣和不改变父亲的勤政之道,则是别人难以做到的。”

[注  释] 曾子:见1.8注。夫子:老师,此指孔子。孟庄子:姓仲孙,名速,鲁国的大夫。他父亲是孟献子,名叫仲孙蔑,也是鲁国的大夫。曾经提出:“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时称贤大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