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坏情绪,保持良好的对话状态

标签:
察言观色关键对话专注结果沟通技巧 |
分类: 爱读书 |
首先你要明白两点:一是你的情绪不是由别人来决定的,你的情绪你做主;二是一旦你有了情绪,你可以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也可以自己控制情绪,哪一个更好,你肯定特别清楚。
http://www.mengmiandashu.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guanjianduihua.jpg
我们中国人太含蓄,所以职场上,说话办事不会直来直去,怕得罪人。即使有想法或者不愉快,也不会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选择憋在心里,保持沉默。这样的情绪日积月累,就会影响你的工作甚至人际关系。
当你遇到关键对话,而对话又异常艰难的时候,积累的情绪就会爆发。这会让身边的人对你的爆发感到莫名其妙。当然,这是普通人的选择和反应,沟通高手就不会这样了。
他们既不会被情绪所左右,也不会隐藏或压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会设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便很激动,他们也能保持理智思考,并且通过思考来影响情绪和选择。
那么,是什么影响了你的感受,从而让你产生了情绪呢?答案是,你给自己讲的故事。
解释一下,这就是说,当你看到别人的行为时,你会进行主观判断和解读,你会想:他为什么会这样呢?他的动机是什么?这样好?还是不好?你这样解读后,情绪就产生了。
看来,想要控制情绪,你只需换个角度,重新思考或者解读,控制“给自己讲的故事”,就可以控制关键对话了。
下面给你介绍几种控制给自己讲故事的方法。
回忆你的行为产生的途径。你不妨把手头的事情先放下,仔细想想自己的行为:你是否有沉默或者语言暴力的行为?再想想你的感受,问自己:什么样的情绪让我产生这样的行为?然后,你分析自己的故事,什么样的故事让你产生这种情绪?最后,回到事实当中,问自己:你有什么样的证据支持这个故事?
http://www.mengmiandashu.com/wp-content/uploads/2020/04/junma8.jpeg
通过回顾,你就可以想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个环节了。
注意你的行为
你需要诚实地观察自己的行为。你还需要花点时间证明,你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要知道,最好的对话者不但能够注意到自己正在陷入沉默或语言暴力,而且还能勇于承认这一点,并且立刻采取补救措施。
想想你的感受
你可能会觉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很简单,比如:我很生气,我担心。其实,你的情绪远远比你描述它们的词汇要复杂,比如,尴尬、失望或者惊讶的情绪也会被你描述为生气。所以,想想你的感受,这一点很重要,同时你还需要扩充描述感受的词语,让别人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你。
分析你的故事
这里要讲两点,首先是,一旦你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你就需要质疑,这种感觉正确吗?通过质疑自己的故事和感受,你可以让自己敞开心扉,挑战原有的认知。再就是,你不要混淆故事和事实。因为事实往往包含更多因素,如果混淆了你自己的故事和事实,你就很难能从一种情绪中抽离出来,从而客观地看待问题。
回到事实
这里也要注意两点,一是通过关注行为区别事实和故事。为了从故事中抽离出事实,你还要回到感受的根源,你要问自己,你能够看到或者听到那个被你成为事实的东西吗?它是真实的行为吗?二是,注意故事中的关键词汇。例如,评价事实的时候,你可能会说,他对我有很大的偏见,他故意排斥我……这里面,很大的偏见、故意就是关键词,它们表达了强烈的情绪,但并不是事实。
http://www.mengmiandashu.com/wp-content/uploads/2020/03/weijeitaohua-1024x640.jpg
注意“聪明故事”
当你总结为什么自己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或者那样的行为时,你也许会找出合理的解释,为自己辩护,这会让你自我感觉良好,认为不用改变。
以下三种最普遍的“聪明故事”,需要你格外警惕。
第一种是受害者的故事。在这样的故事中,你永远把自己放在无辜受害者的位置,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你最常见的辩护是“这不是我的错”。
第二种是坏人的故事。最常见的辩护是“这些全是你的错”。你会创造出很多卑鄙的小故事,把好人全都变成坏人,给他们安放不好的动机。在这个故事中,你会夸大别人的恶,并且爱贴标签。
第三种是无助者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最常见的辩护是“我没有别的选择”。你让自己看起来无力做任何事,你说服自己,没有能让你脱离困境的更好选择。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情绪的产生是因为你会主观解读别人的行为,制造自己的故事,而控制故事就能控制情绪,主要有六种方法可以控制你的故事:回忆行为的产生途径、注意你的行为、想想你的感受、分析你的故事、回到事实、注意聪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