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定位》—在潜在客户心里寻找空位

标签:
定位读书文化 |
分类: 爱读书 |
现在所有已有的市场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后来者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如果你是行业中的后来者,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在潜在客户的心中找出一个空位来,这个空位相当于一个空白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做定位,你的产品就有可能出其不意地成功。
要想找到空位,必须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人人都朝东走,那你就得找到一个空位往西走。找空位的重点是做别人没做过的,做别人想不到的。大家应该都知道著名川菜“毛血旺”,这道菜的发明,就和找空位的理念相似。
在20世纪40年代,重庆有一位屠夫把卖猪肉剩下的杂碎,不是低价处理,就是扔掉。屠夫的妻子觉得这样太可惜了,就把猪肉的边角料,血块、肥肠、肺叶放在一起煮,没想到煮出了别样的美味,从此毛血旺传承于世。当人人都觉得猪肉才是好东西时,没有人想到猪杂碎也能烹制出美味,这就是人们心中的一个空位,也就是一个空白的市场。
毛血旺的发明纯属意外,在商界我们很难遇到这样一种意外,然后豁然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不过大家不用担心,寻找空位是有一定策略的,作者就为我们展示了以下几种:
尺寸空位。在很多年前,底特律的汽车制造商们一直热衷于加长和降低车身,使车形一年比一年流畅、美观。后来,在长型车体大行其道的市场上,甲壳虫设计的车身又短又宽的微型车横空出世,抢占了人们的视野,获得了销量成功。此处,甲壳虫就是利用了尺寸上的空位,拓开了新的市场。
高价空位。如果你在一个品类中第一个建立了高价品牌,就会拥有一种优势。智能手机中首先占据高价格地位的“苹果”就是这样的例子。
不过,高价空位不是让你盲目建立高价,卖高价不是致富之路。成功的秘诀是:你必须是第一个,用有效的品牌故事,在一个顾客能够接受高价的品类里建立高价地位。否则,卖高价只会把潜在客户给吓跑。
建立高价空位要在广告中体现,而不是只在商店里体现。简单来说就是,在做广告宣传时,要透露出我们的产品“就是高端,就是奢侈,就是好”的感觉,很多奢侈品牌像香奈儿、卡地亚,它们的广告就总是透着一种特别高大上的感觉。另外像星巴克,它们的咖啡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但笼络人心是关键是,它给人塑造出一种感觉——坐在星巴克里喝咖啡就是高端。
与高价空位相反的低价空位也是一种很有用的策略。苹果三星打着手机品牌中的高端定位,小米则注重低端定位,它几乎是所有知名手机品牌中价格最便宜的,不但价格便宜,品质也很好,所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火速吸引了一大批“米粉”。
在评估价格空位时,要记住,对传真机、录像机之类的新产品来说,低价位空位往往是个好的选择。购买这类产品的顾客会觉得自己是在碰运气,如果它不好用,我也没赔多少钱。 但对于汽车、手表之类的产品,高价空位则是更好的选择。
性别也是一个空位。万宝路是第一个在香烟领域里建立男性定位的全国性品牌,此后销量非凡;有一款香水打着“专为男士打造”的旗号,后来火速从众多女士香水品牌中脱颖而出。美柚APP是一款专为女性打造的手机应用,现在用户已经超过1.5亿。
这几个例子都是利用性别空位拓开市场的,这种专门为单一性别服务的产品能够快速吸引到潜在用户。
除了性别之外,年龄也是一个可供运用的空位。近年来越来越流行的保健品、按摩仪,就是在老年人身上寻找到空位。能打电话的儿童手表,学习机,则是在孩子身上寻找空位。
还有,一天当中的时段也有可能成为空位目标。比如感冒药“白加黑”打出的广告是,“白天吃一粒,晚上吃一粒,”这就是利用了时段空位来吸引顾客注意。7-11和罗森等便利店主打24小时营业也是利用时间空位。现在某些购物APP号称下单后一小时送到,也是在通过时间空位来给自己建立优势。
当一种定位贬值时,你可以往另一种定位上靠拢。比如,在美国,猪肉以前是跟牛肉一样,走的是畜类定位,但是,随着牛肉的持续走跌,鸡肉则持续上升,不少猪肉选择了和鸡肉站在一起的策略,获得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