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峻小说印象
(2024-05-24 16:06:27)刘峻小说印象
——《六十花甲》读后感
最近,刘峻先生出版了长篇小说《六十花甲》,以犀利的笔触,曲折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偏僻的山村跨时代的变迁。小说塑造了众多的人物群像,大胆地暴露了农村的一些社会问题,值得人们深深地思考。
开阔农民的眼界是发家致富的根本。毛泽东讲过:“严重的在于教育农民。”自私、保守、狭隘、小富既安是中国农民的劣根性。偏僻的小山村,闭塞的交通,传统的理念只能使落后的卧龙山村民成为井底之蛙,整天守着一亩二分地,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当肖光虎在外面骗取了15万巨款,在村里盖上三层小洋楼时,一村人佩服地五体投地。连村支部书记李常友都跟在后面阿谀奉承。他们却不知肖光虎的巨额钱财是从哪里来的?连一向和他感情不好的妻子白玉兰也都败倒在金钱的脚下,迁就肖光虎在外姘妇。只到公安局的警车到来,肖光虎的光环才轰然倒塌。人们开始幡然醒悟,哄抢东西。这个场面典型暴露了中国农民的劣根性。所以,引导农民摆脱愚昧无知,开阔他们的眼界,以合法经营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才是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出路。
历史是一面镜子。小说取名《六十花甲》,反映历史的跨度比较大。落后的卧龙山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历史阶段,产生过既波澜壮阔又惊心动魄的场面。在这当中,有正义和邪恶的较量,有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有灵与肉的暴露,有假与真的交锋,充分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然而这一切,最终由历史来检验是与非、对与错。读了这本小说,不得不让人掩卷思考这个最本质的问题。
刘峻先生一贯是搞戏剧创作的。因此,他的小说风格与众不同。一是语言的戏剧化,增强了小说的幽默感。书中大量运用当地的方言土语,顺口溜、谚语等,使之产生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也把众多的乡村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这说明他对乡村生活深刻的了解和把握。二是善于运用戏剧冲突来刻画人物,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如:肖光妹拿粘上粪便的大扫把去冲击批斗的场面,还有她与张腊香在河边搏斗的情形,将一个泼辣、正直、勇敢的村妇刻画地淋漓尽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是布局谋篇的能力比较强,结构宏大,跌宕起伏,人物众多。按照时间的顺序和时局的变化,层层展开,读后耐人寻味。只是小说的底色过于灰暗,暴露社会阴暗面较多,这一点值得商榷。总之,这部小说感染力较强,让我们看到了共和国前进的艰深脚步。真诚希望刘峻先生有更好的作品问世,以飨读者。
巢湖市文联: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