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考证曹雪芹》(一)

标签:
曹雪芹教育历史文化 |
介绍《考证曹雪芹》(一)
《考证曹雪芹》封面等及“‘石学丛书’总序”
封面
封底文字
曹雪芹创作《石头记》的目的——为一位“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女子作传。在为该女子作传的同时,也传了自己,包括其生平,其家庭。
石学”是依据脂砚斋批语的指引,揭示《石头记》中所隐写的其人其事的学问。“石学”将这种考证称作“内证”,将对历史资料及实物、遗迹的考证称作“外证”。“石学”通过“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曹雪芹的诞日、他曾受封侯爵,他的母亲是康熙的公主,父亲曹顒的生日等等。
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合公历1715年6月4日,2015年6月4日为曹雪芹诞辰300周年纪念日。
上勒口文字
霍国玲,生于1936年12月24日,河北清苑人。退休于北京国营七九七厂,原任工程师,著有《电子产品包装技术》一书(合著)。1980年开始研究带脂砚斋批语的八十回本《石头记》。1982年发表论文。1989年与霍纪平合作出版《红楼解梦》(一卷本)。1995年与紫军合作(初期并有霍力君、霍纪平参与)出版《红楼解梦》(系列论丛)共9集12册(含编外集),计论文89篇,论题73个,字数逾300万;专集《反读红楼梦》、《曹雪芹毒杀雍正帝》,校勘《石头记》(脂砚斋全评本),至此“石学”形成。该学说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收到的来信逾千封,后建“博客”,以与读者交流。
紫军(笔名),本名张晖,曾用名张孝先,生于1938年4月29日,河北安国人。退休于中国外文局。伊朗学学者、波斯文学翻译家,著译共有11种,在各报刊杂志发表涉及伊朗学、文学评论、对外传播学等方面的文章160多篇。2000年6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华时,张晖被授予“有突出贡献学者奖”。除此奖外,曾于1956年获北京市社会主义青年积极分子奖章,2003年2月获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十届国际图书奖;2003年9月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一等奖;同年12月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2003年12月获中伊文化交流奖;2005年获第二届鄱阳湖论坛征文一等获,2006年7月获中国外文局“学习党章,践行党章”征文一等奖,2009年11月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在“石学”方面,与霍国玲合作著书立说、校勘《石头记》,其文学理论及历史考证文章多出自他手。
“石学”丛书总序
“石学”即研究带全部脂砚斋批语的八十回本《石头记》的学问。“红学”所研究的是百二十回本《红楼梦》小说。“石学”与“红学”两者的研究对象不同。学科是以研究对象来划分的。因而,“石学”是不同于“红学”的一种新的学科。
若从1980年霍国玲将俞平伯辑《脂砚斋红楼梦辑评》中的批语全部抄在自己所阅读的《红楼梦》相应的位置,边抄边思考,形成“石学”理论的雏形,并于1982年发表第一篇“石学”论文开始计算,“石学”研究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历程。
三十多年来,“石学”已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包括:
研究对象:《石头记》(脂砚斋全评本)。
创作《石头记》的历史背景:正处于中国历史上最严酷“文字狱”时期。
作者写书的主要目的:“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曹雪芹在《石头记》开篇时明言:本书主要是为一位女子(黛玉原型竺香玉皇后)作传,在为她作传的同时,也就传了自己。作为研究者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向读者揭示这两部密切相关的“奇传”。虽然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将竺香玉皇后从历史档案中删削,却仍留下了蛛丝马迹,而且不断有历史遗迹及物证发现,证明曹雪芹所隐写的是清代一段极为重要的真史。
《石头记》的基本特点:如“风月宝鉴”那样有正(小说)、反(历史)两面。脂砚斋曰:“此书表里皆有喻也。”作为研究者既要研究该书之“表”(小说),又要研究其“里”(历史),而重点则应是“里”。作为研究者既要读懂小说,阐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更要探索背后历史,揭示被当时统治者删削、篡改的真史。
研究态度及方法: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由于脂砚斋批语的核心部分系出自作者曹雪芹之手。作者为自己的书添加批语的目的便是指导读者正确理解该书。由于该书有正反两面,在背面隐写了历史,其正面小说必会出现大量“误谬”(脂砚斋语)。因而作为读者就应当在脂砚斋批语的指引下努力发掘书中的“误谬”,并给予正确的阐解。为了正确阐解书中的“误谬”,就必须揭示作者的写作奇法、秘法,理解作者在严酷的“文字狱”环境下,唯有采取独创的写作奇法、秘法,才可能通过小说隐记罕为人知的真史。
为了保证探索小说背面历史的正确,研究者采取了“内证”和“外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对研究结论进行反复验证,如发现错误或不完善之处,便进行改正和补充。
作为研究者,有责任向读者说明《石头记》的巨大价值:它堪称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文备众体,集大成之作。它向读者深刻地展示出中国古代社会的全貌,犹如一部社会的立体画卷、百科全书,而就其小说背后的隐史而言,形象地向人们提供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严酷的“文字狱”的实例,以及曹雪芹为战胜“文字狱”,所具有的超人的智慧和才华,展示出曹雪芹和竺香玉皇后令人景仰的伟大人格。《石头记》是中国古典文学“文史合一”特点的最高典范。
曹雪芹及其作品《石头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就像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文化代表,巴尔扎克是法国的文化代表,歌德是德国的文化代表,托尔斯泰是俄国的文化代表一样,曹雪芹无愧于中国的文化代表。
曹雪芹的《石头记》是中国世世代代都读不完的经典。愿《石头记》成为每个中国人的必读书。
紫军 霍国玲2013年11月7日
(说明:《考证曹雪芹》由东方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欢迎网友阅读原著。若找不到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