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段夏安刘丽
段夏安刘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447
  • 关注人气:1,2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编修家谱

(2011-05-10 13:42:46)
标签:

杂谈

分类: 社会文化

最近一段时间没出外旅游,也没写博文,在家里待着,整理家谱。几年了,感到修谱成了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我们家已经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人口过百,可谓旺族。我们父辈兄弟16人,我辈兄弟28人,基本上是聚族而居。我们家里的门风一直很好,但在我们这辈出了点问题,主要是赡养父母。有两个伯父,子女很多,但老来却无人愿意赡养。现在的人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族中兄弟看着只是着急,也无良策。16年前我在家里曾经对一个伯父的赡养问题进行了干预。方法很简单,我们族中十多个兄弟,一起给这个伯父过大寿。在祝寿仪式上,几个兄长代表我们众兄弟祝愿伯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长命百岁。还讲了一大堆要孝敬老人的道理。迫于压力,这个伯父的几个儿子很快安排好了伯父伯母的赡养问题。大家都很高兴。还有一个伯父伯母的赡养问题一直没很好解决,这位伯父前几年去世了,剩下伯母,年近八旬,几个儿子一直协商不到一起,看见让人伤心。几位兄长也进行了一些干预,现在情况好多了。

为什么我的父辈兄弟16人相处得那么和睦,母亲她们妯娌16人在半个多世纪的共同生活中相敬如宾,妯娌之间,姑嫂之间,婆媳之间能相处得那么融洽,她们之间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她们几十年来相夫、教子、持家,孝敬老人,任劳任怨,无可挑剔。为什么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就出现了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整个社会原有的良好的家庭美德受到了很大冲击。要解决好老人的赡养问题,必须恢复良好的家庭美德。这是解决很多家庭问题的基础。

这就是我一直想编修家谱家史的原因。

重修家谱编写家史就是想让后人知晓家世,感念祖恩,不忘祖德,知恩报恩;要让兄弟顾惜手足,提携扶助,和睦相处,共度时艰;就是要弘扬传统,传承家风,勉励后来。

编修家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是难在“文革”家谱失传,来龙去脉考证难上,而是难在以什么原则来重新修谱。比如传统的家谱“父以子承”,但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很多人只生一个,有一半都是独女,这就不能再用传统的方法来编修新的家谱,需要变通。另外编修的重点不在谱系,而在对优良传统家风门风的研究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汉画像石杂说
后一篇:表兄兴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