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笔记 |
《红楼梦》既是讲人情世故的,讲家庭政治的,更是讲“情”的一部小说,男女之情,父母儿女之情,爱情、友情和亲情,这是人在世上必经的情感。
贾宝玉在书中的第一个同龄好友是秦钟,宁国府里贾蓉媳妇秦可卿的弟弟,本来秦可卿介绍秦钟给宝玉认识,是想让秦钟沾点贾宝玉的光,和贾宝玉这个贾府里的凤凰一起读书,求取功名。不想,书没读几天,秦钟便沾染了情色等不良癖好,不顾姐姐秦可卿的死去,与小尼姑智能儿私通,秦钟的父亲秦业一气之下病亡,秦钟也在悔恨惭愧中一病身亡,秦可卿一家转眼间家破人亡,实在是人间悲剧。
这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呢?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切的呢?
书中的秦钟与宝玉初次相见时,长相清秀,一表人才,“较宝玉略瘦巧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举止风流,似在宝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
秦钟腼腆含糊的向凤姐作揖问好。凤姐喜得先推宝玉,笑道:“比下去了!”便探身一把携了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旁坐下。慢慢的问他:年纪、读书等事,方知他学名唤秦钟。
在外貌协会分子贾宝玉和周围的人眼里,秦钟是个不错的孩子。究竟为何他如此放纵自己,导致了父亲秦业的死,以至于自己也终于在羞愧中含恨而终呢?
秦钟的家不如宝玉富贵,当秦可卿介绍秦钟给宝玉时,两人在互相欣赏中,相互吸引,贾宝玉是觉得秦钟长得这样美,因自己竟然不如他美而爱慕秦钟,而秦钟见到金尊玉贵的贾宝玉,不禁为自家的贫寒自惭形秽,自卑自叹。
宝玉、秦钟二人随便起坐说话。那宝玉自见了秦钟人品,心中便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乃自思道:“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了。可恨我为什么生在这侯门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门薄宦之家,早得与他交结,也不枉生了一世。我虽如此比他尊贵,可知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
秦钟自见了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秦钟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窭’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
富贵人家的公子贾宝玉看到比自己更美更出众的秦钟,恨自己“成了泥猪癞狗,生在公侯之门”,觉得自己要是和秦钟一样生在普通人家,就能和这样优秀的人交朋友,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而秦钟见到“宝玉形容出众,举止不凡,更兼金冠绣服,骄婢侈童,心中亦自思道:“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可知‘贫窭’二字限人,亦世间之大不快事。”
出身不同的两个少年因为各自的出身感慨,富贵的觉得自己因为富贵寻觅不到真正优秀的人做朋友,贫穷的觉得自己的贫穷令自己在宝玉这样的人物面前自惭形秽,感觉到了贫穷的痛苦和自卑。
本来,两个美少年一起读书,相互督促,成功成名指日可待,可为了什么?一切变了味呢?“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解释了这一切,幼稚的宝玉以为外表的俊美就是优秀,因为对方的外貌好看而引为好友,而不知道人的内在千差万别,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情趣相投,而不是相貌般配。
秦钟和贾宝玉一起到贾家私塾读书,却引起一片议论。贾家私塾俨然成了一个是非之地,完全违背了秦钟的姐姐秦可卿和父亲秦业的期望,这里的子弟大多不学无术,而秦钟自己也受到了这种糜烂生活的影响,忘记了自己是来读书的,可是,贾家私塾的风气之差,也可见门风败坏,不仅不能好好读书,反而成了寻欢作乐,作风败坏的地方了。难怪贾母当初嘱咐秦钟“只和你宝叔在一处,别跟着那起不长进的东西们学。”
秦钟的父亲秦业,至五旬之上方得了秦钟,宦囊羞涩,好容易东拼西凑了二十四两见礼,亲自带了秦钟,来代儒家拜见了。然后听宝玉上学之日,好一同入学。
可没想到,秦钟却在这里生出许多闲气,因和宝玉同来同往,同坐同起,愈加亲密,而招来了诽谤和闲话,这书没读出来,不堪的议论和非正常交往却是一箩筐。
原来这学中虽都是本族人丁与些亲戚的子弟,俗语说得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有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自宝、秦二人来了,都生得花朵一般模样,又见秦钟腼腆温柔,未语面先红,怯怯羞羞,有女儿之风;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性情体贴,话语绵缠。因此二人更加亲厚,也怨不得那起同窗人起了疑,背地里你言我语,诟谇谣诼,布满书房内外。
这贾家的子弟究竟如何?薛蟠的经历或许可以说明这些纨绔子弟的风气,本来薛蟠因命案投奔贾家,“薛蟠起初之心,原不欲在贾宅居住者,生恐姨父管约拘禁,料必不自在的;无奈母亲执意在此,且要宅中又十分殷勤苦留,只得暂且住下;一面使人打扫出自己的房屋,再移居过去的。谁知自在此间住了不上一月的光景,贾宅族中凡有的子侄,俱已认熟了一半,凡是那些纨气习者,莫不喜与他来往。今日会酒,明日观花,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至,引诱得薛蟠比当日更坏了十倍”,可见,贾家为代表的纨绔子弟的不学无术的风气很盛,贾宝玉在其中竟然算是难得的乖孩子了。
却说宝玉见收拾了外书房,约定与秦钟读夜书。偏那秦钟秉赋最弱,因在郊外受了些风霜,又与智能儿偷期绻缱,未免失于调养,回来时便咳嗽伤风,懒进饮食,大有不胜之态,遂不敢出门,只在家中养息。宝玉便扫了兴头,只得付于无可奈何,且自静候大愈时再约。
谁知近日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意被秦业知觉,将智能逐出,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得老病发作,三五日光景呜呼死了。秦钟本自怯弱,又值带病未愈受了笞杖,今见老父气死,此时悔痛无及,更又添了许多症候。因此宝玉心中怅然如有所失。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秦钟临终前才觉悟,对宝玉说道︰“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声,萧然长逝了。
一个少年,就这样死去了,本来贾宝玉视秦钟为挚友,以为可以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没想到,秦钟只顾着纵情纵欲,迷失了本性,气死自己的父亲,辜负了父母家人的期望,等到醒悟的时候为时已晚,自己也一命呜呼,贾宝玉虽然嗟叹悲伤,却又无可奈何了。
冷子兴与贾雨村谈到贾家的不肖子孙,只特别提到爱和女孩厮混的贾宝玉,却不想,这在私塾里读书的贾家子弟,没有几个正经读书的,不是好逸恶劳,就是相互勾搭,不务正业,不肖子孙何止贾宝玉一个?在这样的环境下,秦钟自己犹如掉进了大染缸,还能保住昔日的羞涩和纯真吗?
秦钟的悲剧,既是受到环境的影响,也是自身的软弱和虚荣导致的。秦钟的名字和“情种”虽然是谐音,却毫无感情,对自己的姐姐秦可卿的死毫无悲伤之情,在姐姐发丧期间竟然与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私通,见到乡村女孩纺纱,与宝玉私下谈论女孩“此卿大有意趣”,这些大胆放肆,接近成年男子的无耻下流行为还是当初贾宝玉见到的那个羞怯腼腆的少年吗?这些是为了显示自己是个男子的行为,显然是受到了贾家子弟糜烂风气的影响,变得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了。
秦钟游戏人生的行为很快就被自己父亲秦业的死给打破了,羡慕他人富贵,自己却不知该如何走自己的人生路的人很快就被欲望和悔恨吞没。
贾宝玉钟情的第一个同龄朋友秦钟就这样早早死去,秦钟一家转眼间就家破人亡,不能不说是个悲剧。
而和这悲剧相映衬的是贾家依旧热闹非凡,一边是贾政的生日,随后传出贾元春晋封的喜事,秦钟一家的悲剧,和贾家的喜事连连,莫不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奇异的印象,一边是凄凄惨惨,一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热闹景象,在贾宝玉的闷闷不乐中,秦钟悲惨的结局被贾家的热闹景象所遗忘,只有人觉得贾宝玉呆,却不知道,一个少年在失去了人生第一个朋友后的失落和痛苦。在无常的人生中,有谁能静静想想,贾宝玉和秦钟到底是不是读错了书,上错了学堂,把个少年做人的本分和志向弄丢了。
秦钟的悲剧正象宝玉在梦游太虚幻境时遇到到的万丈深渊,有虎狼出没,被警幻仙姑成为迷津的地方一样,在欲望之中,迷失自我,堕入深渊,万劫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