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启示——读卢卡斯散文《风车》

(2025-11-10 05:11:12)
标签:

读书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启示——读卢卡斯散文《风车》


风车 卢卡斯

 

  偶然的机会曾使我不久之前一度成了一座风车的住客。不过不是真住进去,而且说来可惜,也不是进里面去磨什么东西,而只是随其兴之所至,进里面去转转,从它顶窗的高处,望望港口的舰船,或者俯视一下周围的羊群与绿野。这座风车高大而洁白——而且白得那么厉害,所以每逢雷雨云绕行到它的背后时,整个风车简直光晶得如铝制一般。

  从风车的几个窗口,你还可以望见另外四座风车,而这些,和它一样,也都在闲着;其中一个已破损不堪,另一个也只剩下两个翅膀。但就在过了下一道山岗,远得看不见了的东北方向,便有一座风车在那里欢快地转动着,另外西北面四五哩处,也有一个风车甚形活跃;所以这里的情形还不像全国其它地方那么糟糕,那里的阵阵好风完全凭白给浪费掉了……

  一想起英国由于蒸汽机及其创制者的一番心裁所带给她的种种损失,人们总不免要把风车的衰退列为其中的第一桩。也许单以景观的妍丽而论,英国所遭遇的最大严重事件便是镀锌铁屋顶的发明;不过,毕竟红色屋顶也不能说没有它的某种安详富丽与舒适之美,但是飞转着的风车就不仅好看而且浪漫:一种受制于自然、但甘心为人服役的驯顺家伙,一个飞舞旋转的怪物,一件往往令人生怖的东西。谁如果在天风稍盛的时候多少靠近一座风车的轰鸣的翅膀,都不能不心头骤然紧张起来——那感觉恰与人们在暴风雨中望见大水漫壁时的情景相同。而这时居于风车之内最能理解声音的来源;这里便是声音的洞穴。当然有些孔窍中所发出的声响地崩山摧,具有更大的震撼威力,但风车之声则大体是自然音籁,为木物与西南风相搏击所产生;它只是盛满人耳而无威逼之感。再说,这种效果绝不因为风的不在或磨场主及其用人的淡漠而有所减弱,这些人即便在震耳欲聋的喧嚣之下,也总是一副教堂管事人的文静态度,办事有条不紊。

当然,我所在磨坊并没有这般喧闹;只是偶尔听到这些冷落在帆翼上横木的几声嘎鸣。周遭则是一片沉寂;尤其使人怅惘的是,这里一切仿佛业已完全就绪,只待当天的开工。这个磨坊一度——大约几十年前——也曾生气勃勃;但是接着,以及从此之后,便永归悄静与恹无生气,正如一条溪流入夜突然封冻,或如丁尼生《睡美人》诗中的寂寞宫殿。这不是一般衰落——而是亡其魂魄。风车上几个苹果木榫子已从轮机上脱去;底板上也有木材烂掉;只此而已。一周的工夫便足以把这一切修缮过来。但已永远无此可能,于是那过去曾驱动千千万万英国风车团团欣舞的阵阵好风,今天也只能在英吉利海峡之上徒令空忙而已。

(选自《一世珍藏的130篇散文》)

 


                                  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启示——读卢卡斯散文《风车》




【读与评】

卢卡斯的散文《风车》是一曲工业文明碾压田园牧歌的挽歌。文中,卢卡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座废弃风车的落寞景象,透过这个意象,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风车的命运,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风车曾是英国乡村最具诗意的存在。它矗立在广袤的绿野之上,洁白的塔身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旋转的翼板与风共舞,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动人画面。卢卡斯笔下的风车“白得那么厉害”,在雷雨云衬托下“光晶得如铝制一般”,这种近乎神圣的洁白,正是田园牧歌时代最后的荣光。风车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浪漫的象征,它“受制于自然、但甘心为人服役”,这种驯顺中带着几分悲壮的气质,正是前工业时代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真实写照。

蒸汽机的轰鸣无情地碾碎了这份诗意。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英伦,风车一个接一个地停止了转动,就像卢卡斯所见的那些“都在闲着”的风车,有的“已破损不堪”,有的“只剩下两个翅膀”。这种衰败不是渐进的过程,而是突如其来的死亡。卢卡斯用“亡其魂魄”来形容这种终结,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工业文明对田园生活的致命打击。风车的废弃不仅意味着一种生产方式的淘汰,更象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性改变。

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人类开始以征服者的姿态面对自然。风车所代表的谦逊、节制、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被蒸汽机象征的征服、扩张、改造自然的野心所取代。卢卡斯感叹“阵阵好风完全凭白给浪费掉了”,这种浪费不仅是能源的浪费,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断裂。风车的废弃,标志着人类正式踏上了与自然对抗的不归路。

站在当代回望,风车的命运更像是一个预言。工业文明在带来物质繁荣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危机和精神困境。我们开始意识到,征服自然的代价是如此沉重。风车的意象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那些“欢快地转动着”的风车,不仅是一个逝去时代的见证,更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启示。

风车之死,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也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或许需要重新思考风车所代表的价值:尊重自然、顺应规律、节制欲望。唯有如此,人类才能在这个星球上长久地生存下去。卢卡斯的《风车》,不仅是对逝去时代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深刻警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