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宁静,富有诗意——读念人散文《故乡的秋》

标签:
读书 |

故乡的秋/念人
秋天来了,它伴随着海棠花的落叶,人们心头中塞满了悲秋之气,悲叹秋天的萧瑟凄凉。然而,看着树叶一片片飘落,树枝光秃瘦条,不免流露出一些伤感,睡在被窝里,连回忆的梦都凝结了。可是,我并不是这样认为,我觉得秋高气爽,秋日胜春朝。
我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尽管低头看到路边两旁花草开始枯萎,花朵飘落,可是,抬头一看,那高高的椰子树上结满了一个个蓝球大的果实;槟榔树上也挂着一串串累累的槟榔;远望,村前那万亩大田洋一颗颗金黄色稻穗正低下头,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景象;如果说春天像一位初恋情人,那么,秋天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
我爱故乡的秋,只有回到故乡,在这淡淡的日子里,似乎才能找到了我自己。小时候,我常常与小伙伴们在秋日里,爬上椰子树采摘椰子,然后,坐在小溪边喝椰子水;秋天的夜晚,我与伙伴们坐上香蕉树梱绑成的小船,月光底下在故乡小溪中畅游,把那无限的忧思消散于秋夜长风短笛之中。春天是一首抒情的小诗,夏日是一幅多彩的图画,秋天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
秋夜,我一入睡,那秋梦就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我梦见处于小溪边那间破旧的小房屋,房间桌子上放着我从小学到大学的书籍,我坐过的那张咬蜜树做的椅子;还有墙壁挂着我读小学时背的红色书包和贴着小学成绩奖状,书包里装着当年在练习簿上乱写的痕迹;我还梦见,当秋夜降临时,我们吃过晚饭后,家人来到庭院中,挥扇闲话家常。父亲一边摇动着草扇,一边给我讲《七仙女》动人的神话……
我深深知道,我爱春天,春天是百花怒放的季节,春天是浪漫的日子;但是,我更爱故乡的秋,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成熟的日子。跨入秋天,不必为失去百花而伤感,应该为收获而高兴;跨入秋天,不必为失去浪漫而悲伤,应该为成熟收获而自豪。只要能够展现自我,秋天就有春天的百花浪漫,对生活充满着希望。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赞美秋天的名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读与评】
在散文世界里,念人先生写的《故乡的秋》一文,很引人注目。该文对秋天的描述,别具一格,应该说是一篇较为成功的散文。尤其是在词句运用上,令人如抵膝谈心,了无穿凿痕迹。
一、词句运用
在写作散文过程中,词句运用是关键的一环。它运用是否恰当是检验文章优与劣保证。《故乡的秋》写作特点是词句运用得很好,恰如其分,读其犹如吃上蜜余味无穷。如文章中有一句这样对秋天的描写:“一提及故乡的秋,我不像别人那样的悲观,仿佛看到椰子树叶在秋日下随风摇晃;更想到秋夜在小溪中坐在香蕉树的小船上呢喃;还有那秋夜蟋蟀“啲啲”叫声,犹如一首首动听的催眠曲,伴着一阵阵东南风轻轻吹拂过来……”先生对秋天的比喻描写,笔调如此抒情宁静,那样的富有诗意,表现出一种悠然高卧,物我两忘的境界。尤其是对自古以来对秋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先生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与众不同,写出赞美秋天的绝句。文中这样写:“跨入秋天,不必为失去百花而伤感,应该为收获而高兴;跨入秋天,不必为失去浪漫而悲伤,应该为成熟收获而自豪。”这些词句已成为经典之词句。
二、旁征博引
在散文写作中,旁征博引,引用一些恰如其分的典故,不仅是写作的一种手法,更是一种提高文章可读性的手段。自古以来,每到秋天,有人感到孤寂感伤,有人说秋天胜春天。在诗人中,对秋天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先生在文章结尾时,引用了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首经典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先生引用古人刘禹锡这首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表明了自己对故乡秋天的赞美之情。从文章中看到,先生对待秋天态度,与一些文人说是悲秋有所不同,先生对待秋天并没有持悲观态度,而是激励自己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对此,先生在文章中是这样对秋天的赞赏:“如果说,春天是一首抒情的小诗,夏日是一幅多彩的图画,那么,秋天则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先生将秋天比喻为美丽神话,你说,一提到神话,谁不向往啊!先生灵活地运用旁征博引的写作手法,不仅提高了《故乡的秋》的影响份量,也同时也夯实了先生不悲秋的观点,这就是先生旁征博引的精辟之处。
三、倒叙手法
在先生的散文中,许多地方都是运用倒叙写作手法,这也许是先生写作特点。尽管倒叙写作手法是一种传统式的写法,但是,先生在写作上脱破了传统写法的束缚,而是力求创新,以一种既含有传统手法的框框,也含有一种令人感到新鲜的快感。先生在散文中多次运用倒叙写法,比如在描写秋天时这样写:“小时候,我常常与小伙伴们在秋日里,爬上椰子树采摘椰子,然后,坐在小溪边喝椰子水;秋天的夜晚,我与伙伴们坐上香蕉树梱绑成的小船,月光底下在故乡小溪中畅游,把那无限的忧思消散于秋夜长风短笛之中。”先生运用倒叙手法,把小时候如何在秋日里享受秋天的快乐的心情描述出来,情景交融,清心、爽目、悦耳,构成一幅立体的秋天画卷,白描出在故乡的秋天里别具一格的景色,阐述了先生对秋天不是悲秋的看法,突出了故乡秋天美好一面。一尘不染,沁人心脾,神清气爽,鼓舞人心。
先生《故乡的秋》一文,仅一千多字,把故乡里的秋天描述得有声有色,表达了他对秋天里的故乡美景赞美与热爱。该文为何深受读者的青睐,我以为,一个主要原因是写作风格清新、贴近生活、语言朴实、文笔简洁优美。文章短小精悍、意境和语言上都有叙事诗的韵味,深深吸引读者的心,令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