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金华
金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3,747
  • 关注人气:7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亦梅亦人,赋形传神——读苏轼诗《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

(2024-02-14 05:05:54)
标签:

读书

亦梅亦人,赋形传神——读苏轼诗《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苏轼

 

绿发寻春湖畔回,

万松岭上一枝开。

而今纵老霜根在,

得兄刘郎又独来。 


                               亦梅亦人,赋形传神——读苏轼诗《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


【读与评】

苏轼《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三》写再度观梅于万松岭。

  “绿发寻春湖畔回”,绿发代指青年。青年时寻春探梅,曾在湖畔返回。总括爱梅之情,以探梅而示春之到来,表现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万松岭上一枝开”,万松岭在杭州和宁门外,独有一株梅南枝先开放报春之花。补足了上句绿发探春之意。自然是满怀希望而去,又满怀高兴而归。一寻一开表明感情也随之深化,反映出梅花魅力。

  “而今纵老霜根在,得见刘郎又独来。”饱经霜雪的梅根,犹有旺盛地生命力,顽强地输送养料,催活梅树,放散春花。写形传神,老梅的形象与神情毕现。在磨难中诞生,不亦正是他自我形象的体现吗?刘郎一句是用典。唐诗人刘禹锡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十年后召回长安,游玄都观赏桃花赋诗,再度被贬。十四年后,再度召回长安,再度游玄都观,观赏桃花,赋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苏轼以刘郎自喻,旧地重游,而梅树也以知音再遇,对己不能忘情,久经风霜之苦,再见知音,两情欢洽,不能自己。

  苏轼以梅花的品格激励自己,以梅树饱经风霜象征自己仕途艰难。青壮年时曾通判杭州,是因与王安石变法有抵牾,请求外任。元丰二年又被捕入狱,后获释贬黄州。元祐年间召回朝廷,又与司马光等旧派人政见分歧,再度外任,知杭州军州事。仕途艰危,几乎丢掉生命,但不改志节,同梅花的命运有相似之处。再度观梅,故而对梅花有特殊的感情。全诗亦梅亦人,浑然一体,赋形传神。清代诗评家纪昀说:“刘郎自是桃花,而用来不觉其借。”这道出了苏轼诗的一个重要特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