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幻境喻实境,造境炼意——读苏轼诗《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二》

(2024-02-13 05:44:31)
标签:

读书

以幻境喻实境,造境炼意——读苏轼诗《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二》


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二/苏轼

 

相逢月下是瑶台,

藉草清樽连夜开。

明日酒醒应满地,

空令饥鹤啄莓苔。 



以幻境喻实境,造境炼意——读苏轼诗《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二》


【读与评】

苏轼《梅花•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其二》是写他月夜于梅花树下饮酒赏花的情景。久而生幻,幻入仙境,既而幻灭清醒,感慨明日落花。

  诗的开端一句是写月下观梅,幻入仙境。“相逢月下是瑶台”,瑶台是西王母所居的仙境,仙女美姝如林。月下观梅,仿佛入了瑶台仙境,与仙女相会。把梅花比为仙女,把梅花的环境比为瑶台仙境,给人神秘美感,完全摆脱了尘世的烦恼。这句诗又是化用《楚辞》诗句:“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美女)。”诗意出新而句式简炼,意境飘逸。苏轼这句诗也受到李白诗句的影响。李白《清平调词三章》写牡丹花,曾把牡丹比之为瑶台仙女:“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诗家造境炼意,既有借鉴,又能自出新意,方为好诗。苏轼此句诗可谓借鉴前人而又有独创性的范例,并开启后人的通途。

  “藉草清樽连夜开”,梅花树下柔草如织,铺平展远,连夜打开一樽一樽的清酒樽盖,开怀畅饮。本是观梅高兴,饮酒抒怀。但他却幻化为仙境,与梅仙子饮酒。上有皓月当空,梅花片片,星罗棋布,地有织草作藉。于此中饮酒,表现出一种豪放、率真的情趣,融化在这纯洁的自然优美的境界之中,是人是仙,不复自辩。其乐趣亦可想见,其诗的乐情也奔放到了极点。

  “明日酒醒应满地”,诗意陡转,予想未来,酒醒之时,恐亦是落花满地。“明日”是表示未来的时间。酒醒又暗示由欢乐豪饮而醉,既是酒醉,更是心醉。但头脑冷静之时,从未来的时间里,想到梅花的盛衰,心情由乐而悲,堕入了极苦的心境中,静观满地落花,仙境顿逝,能不情动,忧从中来吗比之前两句诗情,自是情感的逆转。以此更反衬出爱梅的深情。

  结尾诗句“空令饥鹤啄莓苔”,梅花树老枝干怪奇,斜横疏瘦。树干粗枝生莓苔,甚至生在球形的花苞上,人称这种梅花为苔梅。这句诗是说白白地让仙鹤忍饥啄去梅枝、花苞上的莓苔。本意是清洁梅苔,让鲜花怒放,长留人间。可是明日却落花满地。一片苦心白用了,委屈了忍饥的仙鹤。苏轼结尾以饥鹤啄苔作结,照应开端,正反相承。

  这首咏梅诗写的不即不离。通篇抒情,以幻境喻实境,以虚显实的手法,正是艺术大家的当行本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