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读彭凯平《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1

(2024-01-31 05:23:31)
标签:

读书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读彭凯平《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1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读彭凯平《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1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节选)/彭凯平1

 

幸福的陷阱

每个人都希望过得幸福,现实生活中首先需要学会正确的社会比较。

研究人员发现,铜牌选手普遍幸福指数比较高,而银牌选手往往因没有得到金牌而心生遗憾懊恼等。铜牌选手却会因能获奖而心生幸运之感,因为如果再差一点,得到的是第4名,就不能登上领奖台获得奖牌了。

适当的上行比较给到我们压力与动力,反之只会给到我们焦虑与恐惧。同样,适当的下行比较,给到我们的是幸运与满足,反之带给到我们懈怠与慵懒。

清华大学“大数据行为研究所”研究发现,金钱与幸福的相关,但是不是显性的正相关,当人均GDP小于5万元时,GDP的每一点增长都能增加市民的幸福感。但是,当人均GDP突破5万元时,其他因素,如环境、教育、自主权、治安、官员的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等,对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变得显著相关。

对于我们个体来说,可以通过花钱买时间——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花钱买体验——花钱买物品不如买体验让人来得更愉悦,花钱建立友好的社会关系——家人和社会的支持是我们获得安全感的源泉。

 

积极的力量

马丁·塞利格曼以发现“习得性无助”而成名,后来他转身研究“习得性乐观”。心理学家发现,乐观的人通常更健康、更长寿,乐观的人免疫系统更强健,更加容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多地获得社会的支持,离好事更近。

积极乐观的态度,往往被误解为阿Q精神,但是两者实际有本质的区别。

Q精神只是满足当下的自我安慰,其本质是自欺欺人,是消极的。而积极乐观是在基于事实基础上的面向未来的自我觉察和行动,旨在通过自己的觉察和行动来获得更好的结果。

积极心理学不是“鸡汤”,不是简单的美好文字,而是基于科学实证的基础,具有规律性、可重复性。

焦虑时,不妨停一停。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是实用的理论,碰到不好的事件时,不妨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一下,从正面的角度思考,我们便会采取积极的行动,从而避免负面情绪的“多米诺效应”。

消极情绪自有消极情绪的意义,没有必要否定消极情绪。可以通过觉知、互惠、同理心、接纳、管理来管控情绪。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通过分离、补偿、升华、幽默和利他的公益行为来形成。

 

职场幸福

人生每天都必须面对各种大大小小的选择,而人生职业的选择无疑是人生的重大选择,需要明确选择标准,并积极付诸行动。以终为始,审视现在的选择,聆听自己心灵的召唤。

如何找到心灵的召唤,首先,发现热情,找到让自己激动和兴奋的事情;其次,创造价值,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最后,找到归属,回馈社会以幸福。

不管你现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必须寻找工作中的乐趣,因为“也许有人正花钱请你做自己”。

培养希望感,可以让你熬过那些艰难的岁月,可以让你重新燃起奋斗的勇气。如何培养希望感:第一步,培养目标导向的思维;第二步,找到成功的方法;第三步,落实行为的改变。

不要“一心多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保持专念,专注地感受当下,用心体会工作中的福流。

善用闲暇时间:首先,要培养兴趣爱好;其次,给心灵打造一处静谧之地;再次,亲近自然;最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当你在工作中感到身心俱疲时,不妨停止手头的工作休息片刻,或者通过改变工作内容、背景、环境等可以快速恢复精力。

现在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对工作环境越来越讲究,看似增加了成本,其实是让员工在愉悦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 


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读彭凯平《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1


【读与评】

我们享受着这个时代无与伦比的繁华,可我们的内心又同时经历着超越年龄的沧桑。

这个时候,需要一本幸福枕边书,可以让我们随时翻阅,在迷茫和不安中找到向上的力量。

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彭凯平先生的新作《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应时应景。

彭凯平先生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先生结合20余年的心理学研究实践,对比了中西方文化看待幸福的差异性,为当下的中国人重新解读幸福。幸福不是简单的生理满足,也不依附于攀比和财富。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而这种意义来自我们在工作、爱情、婚姻、人际交往、亲子等人生课题中的创造与快乐。

先生用理性思辨的语言,丰富接地气的实验案例,揭开关于幸福的六大谜题:

第一个篇章是幸福的陷阱,一针见血指出真正影响人生幸福和快乐的,是我们的预期和比较,而人们为什么愿意进行这种比较呢?核心是自我认识的不确定性。敲黑板,画重点。既然比较会影响到人们的幸福感,那如何做出调整呢?先生给出三点建议:1.根据比较的目的,调整比较的方向;2.改变比较的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比较体系;3.改变比较的对象。

第二个篇章是积极的力量,如何获得积极的力量,可以选择做一个乐观的人。乐观?貌似有点鸡汤哦。但积极心理学是科学而不是鸡汤,因为它可以证实及证伪。一个乐观的人,需要调整情绪,如何调整情绪,需要从自己的认知和信念入手。情绪和认知从来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第三个篇章是关于职场的,如何过有效率的人生?两个知识点,在选择工作时,要听从心灵的呼唤,寻找工作的意义;在工作进行时,有这么一句忠告,“也许有人花钱请你做你自己”。“做自己”不等于任性,它是在规则、纪律约束下的自由,它是一种工作的弹性,让工作成就自己,而非主宰自己,在职场工作这么多年,看到这句话时,深深被打动了,细细想来,二十年的职场生涯,其实无论是在哪个公司,无论是在哪个岗位,工作的确提供了让我们施展才华、发掘潜力的绝好契机。

第四个篇章是关于人际交往的,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由于人类是社会动物,生活在群体中,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归属需求,所以人际关系是预测一个人是否会生活得幸福的特别重要的因素。这个篇章的知识点很多,比如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如何破冰?比如如何利用“五个因素”拉近与他人的距离,成为“万人迷”?比如如何运用非言语沟通的五种方式?以及作为一个受欢迎的人所需要具备的品质。随手一翻,就是理论加实践的知识点。

第五个篇章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这本书很实用,它不是一本学术书,而是一本积极心理学在生活当中的应用手册。关于婚姻,先生给出的建议是找一个好人,好人?什么样的人算是好人呢?心理学中有一个指标,“大五人格”中的亲和性指标,一个人的智商、情商、以及奋斗精神都有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但亲和品质很少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它对长期的婚姻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

最后一个篇章,关于亲子关系的,要为孩子注入王者基因。亲子关系中两个角色,父母和孩子,如何看待孩子将直接影响亲子关系。孩子是我们爱的结晶,不是自我超越的工具,就是父母之前没有实现的理想,全部赌在孩子身上。当内心接受孩子是爱的结晶时,作为父母就会明白,教育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幸福,如何让孩子一生幸福?要培养孩子人工智能取代不了的三个能力,分别是审美感;创造力;同理心。

身处这个变化的时代,经济高速增长;财富快速积累,人们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也越来越不容忽视,浮躁时,焦虑时,品读一下先生的《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相信,将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我,过一个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