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朽的失眠,不朽的美丽——读张晓风散文《不朽的失眠》1

(2020-10-18 08:10:22)
标签:

读书

           不朽的失眠,不朽的美丽——读张晓风散文《不朽的失眠》1

不朽的失眠/张晓风1

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长那么大,可就是没有他的名字。竟单单容不下他的名字“张继”那两个字。

考中的人,姓名一笔一画写在榜单上,天下皆知。奇怪的是,在他的感觉里,考不上才更是天下皆知,这使他羞惭沮丧。

离开京城吧!议好了价,他踏上小舟。本来预期的情节不是这样的,本来也许有插花游街,马蹄轻疾的风流,有衣锦还乡袍笏加身的荣耀。然而寒窗十年,虽有他的悬梁刺股,琼林宴上,却没有他的一角席次。

船行似风。

江枫如火。这天黄昏,船来到了苏州。但,这美丽的古城,对张继而言,也无非是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

如果说白天有什么该做的事,对一个读书人而言,就是读书吧!夜晚呢?在这样一个忧伤的夜晚,在异乡的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

江水睡了,船睡了,船家睡了,岸上的人也睡了。唯有他,张继,醒着,夜愈深,愈清醒,清醒如败叶落尽的枯树,似梁燕飞去的空巢。

月亮西斜了,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有鸟啼粗嘎嘶哑,是乌鸦。那月亮被它叫得更暗淡了。江岸上,想已霜结千草。夜空里,星子亦如清霜。在须角的眉梢,他感觉,似乎也森然生凉。

江上渔火二三,他们在捕鱼吧?他们也会有撒空网的时候吗?世路艰辛啊!……

钟声响了,这奇怪的深夜的寒山寺钟声。一般寺庙,都是晨钟暮鼓,寒山寺夜半敲钟,用以惊世。钟声贴着水面传来,一记一记地撞在他的心坎上。钟声那么美丽那么神奇,他推枕而起,写下“枫桥夜泊”四字,然后一气呵成那意象鲜明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

一千二百年过去了,那榜单上曾经出现过的状元是谁,管他的;真正被人们记住的名字却是落榜者“张继”。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晚不朽的失眠!

 

 【读与评】

 《不朽的失眠》是一篇诗化了的散文。张晓风女士以细腻、敏锐的笔触,营造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文学世界,读后让人沉浸其中,回味不已。

 本文讲述的是张继落榜失意泊船苏州而夜作《枫桥夜泊》的故事,其中警策世人的是亘古恒传的哲理:一时的功名荣华都是过眼烟云,而艺术的永恒才是“不朽”的,值得人们为之倾心竭力。本文体现了张女士所抱有的“人以文传”的价值观,启迪世人对“得与失”、“成与败”作出辩证的理解。

 本文不注重情节的完整性,但线索却十分明晰,结构也精巧完整。全文以张继落榜失意的心理变化为线索,按照“考试落榜——离开京城——夜泊姑苏——秋夜无眠——创作诗篇”的顺序来结构全篇,给读者一种新颖的审美享受,让读者体验“意识流动”的美感。

 本文虽不注重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但注重用环境的渲染来表现人物的心理,让人物触景生情,因情入景。“江枫渔火”应该是美丽醉人的景物,可是在落榜者张继看来,“美丽的古城”“无非是一个触动愁情的地方”,“粗嘎嘶哑的乌啼”让张继“听自己的心正被什么东西啮噬而一分一分消失的声音”,寒山寺的“钟声”更是“一记一记都来撞击在心坎上正中要害”——一切景语皆情语,人物心理刻画和景物描写紧密结合在一起,景为情设,情为景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张女士用细腻的笔触描摹了主人公内心的波澜。文中有一条清晰的情感线索:即“沮丧”——“忧伤”——“验伤”。由落榜失意而感到“羞惭沮丧”,到夜泊姑苏“触动愁情”而“放肆他的忧伤”,最后“无眠就无眠,长夜独醒,就干脆彻底来为自己验伤”。诗人的情绪发展,由落榜而沮丧,由触景添愁而变得忧伤,由忧伤而失眠,由失眠而不眠,由不眠而进入姑苏秋夜特有的意境,于是一曲千古绝唱《枫桥夜泊》问世了。

 张女士的语言活泼生动,富于变化,再加上她娴熟的修辞技巧,更使本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如:“这样的夜晚”一段,夸张而不浮夸,煽情而不媚俗,以风中残灯譬喻生命与时光抗衡的无力,表达渴望建立功名的焦虑感,有着既古典又十分现代的情感内涵。再如“江水睡了”一段,运用排比、对比写出了夜的宁静,反衬了张继内心的孤独,两个比喻句更生动恰切地描述出了张继内心的落寞。还有,本文在句式、词语的使用和搭配上,也力求突破日常语言习惯的束缚,但又不过分生涩,如“那月亮被它一声声叫得更暗淡了”,“那阴阴不怀好意的凉气啊”,“不朽的失眠”等,都出新出奇又妥帖,给人以语言上的审美享受。

 总之,《不朽的失眠》确实是一篇美丽的佳作,正如张女士自己所说的:“也许,真正留住我容颜的,是这些美丽的方块字的魂魄吧!”

 不朽的失眠,不朽的美丽!

 亦如文中后面的一句话:“感谢上苍,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我们的某一种心情,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是啊,我们真的要感谢上天,感谢张继,同时,我们更要感谢张晓风女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