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雅轩太极拳精论评赏 (4) ——我学太极拳(118)

(2018-01-17 14:13:01)
标签:

健身养生

李雅轩太极拳精论评赏 <wbr>(4) <wbr>——我学太极拳(118)

【雅翁精论】 稳静安舒:练拳时,要先将身势立稳、放松、头部上顶、尾闾中正,摒除一切杂念,然后出动。一手一势,稳稳静静,舒舒适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如抽丝挂线,绵绵不断。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在身体方面有了适度的柔软,在中气方面增大了内部的力量,在脑力方面有了清醒的灵觉,以后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松沉的气势、灵觉的感应、以及柔软而有弹性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的“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阶级神明”。

 

【评赏】这里重点谈“安舒”。雅翁提出来先将身势立稳、放松、头顶、中正,摒除杂念,就是为了获得舒适的练拳方式。“稳稳静静、舒舒适适、滔滔不绝、绵绵不断”,就是舒适的状态。通过这种在舒适的状态下的长期锻炼,身体适度柔软、中气逐渐强大、头脑愈宜清醒,照此方法继续锻炼,则“自然而然”的气势松沉、“自然而然”的感觉灵敏、“自然而然”的内劲充实,并由此而愈练愈精,阶级神明。说起来真的令人难以置信,太极拳功夫,是在舒适的状态下“自然而然”增进的,决不是因为“狠下功夫”,“汗流浃背”苦练成的。应该仔细玩味老论中“得来不觉费功夫”的话。换句话说,凡是费尽心力获得的功夫,至少不是太极拳的纯正功夫。

窃以为,太极拳是用哲学思想来指导,需要智慧来领悟,与其它外家武术的训练方法有着本质区别的内家拳。学习太极拳首先要明理,其次要得法,最后还要用功。现在人们普遍都把太极拳当成外家拳来练了,整天“劳其筋骨,苦其皮肉”。之所以如此,是以为勤奋苦练就能成功,殊不知太极拳的用功不是要冲破生理极限的苦练,而是依靠自身的领悟和感觉。如果太极拳像外家功夫一样苦练,吃苦受累却收效甚微甚慢,又何苦非要练太极拳呢,不如直接学习其它运动或练其它功夫,效果还快速显著得多。

笔者认为,凡是以外家拳的方法如强调刻苦训练、讲求手法技巧、片面追求功夫等思维习惯来练太极拳,可以获得功夫,但难以称之为纯正的太极拳功夫。所以,只有用内家拳的思想方法来练习太极拳才是学拳正道。

 

【雅翁精论】 身桩:胯宜坐正,不前出,不后突,脊梁拔直,肩宜空,肘宜垂,切忌架肘耸肩。 注意“身桩”这个概念。现代体育运动锻炼的是外部肌肉,主要以四肢为主,即使锻炼身桩,也是以锻炼胸肌、腹肌为主要目的。如何锻炼内脏……

身桩:胯宜坐正,不前出,不后突,脊梁拔直,肩宜空,肘宜垂,切忌架肘耸肩。

 

   【评赏】注意“身桩”这个概念。现代体育运动锻炼的是外部肌肉,主要以四肢为主,即使锻炼身桩,也是以锻炼胸肌、腹肌为主要目的。如何锻炼内脏器官,现代体育没有准确的说法,只是认为通过有氧运动就会提高心肺功能。北京厚朴堂主徐文兵先生认为现代健身房应该更名为健体房,因为它只是健体,不是健身,这一字之差,道出了中国内功与现代体育的本质差别。因为中国传统的内功养生术注重的是“养身”,手脚的锻炼并不重要。这个观念反映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就有了“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的至理名言。

四肢是身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身桩来说,它就落在次要的位置上。雅翁把身形四肢百骸的要求精简到只是“身桩”,这就是他提出的抓大体的做法。而身桩的重点在胯,老论指出“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所谓腰腿求之,可理解为腰腿之间求之,腰腿之间为何,胯也。凡不能松胯,则立脚不稳,上下不随,周身不畅,必然手自舞之,足自蹈之,全身板结,不能整体协调。要知道腰、胯、肩是人身体的三大关节,首先要把这三大关节松开,才能逐步做到全身各个关节乃至细小关节的放松。身桩各部位,腰的板滞人们容易感觉,肩的耸结也较易明白,但胯的阻涩却最难发现。所以习练太极拳应首重胯关节的松弛和膝关节的畅达。雅翁提出胯,而他对胯的要求也很简单,“不前出,不后突,坐正”就行了,没有更多的复杂要求或奇奇怪怪的说法。尽管简单,却是没有难度的高难要求,需要细心体悟的哟。

“尾闾中正神贯顶”,脊梁是尾闾与头顶的连接处,若脊梁不直,则难贯上顶。脊梁拔直。这也是没有难度的高难要求,但它是立身中正的起码条件。

肩宜空,肘宜垂。注意,雅翁没有用传统的“沉肩坠肘”的说法,对肩提出的是“空”!肩如何空?首先要明白一般所说的肩,是把肩膀混为一体的。肩与膀应该是两个部位,“空”是指肩与膀之间的间隙,间隙越大,则越空,在运动时,肩与膀不要有丝毫牵扯。若架肘耸肩,身体与手成为板块,牵一指即动全身矣。窃以为,肩要稳,膀要坠,肘要垂。把肩与膀脱节断开,把小臂与大臂在肘处脱节断开,把腕部脱节断开,直至每一手指都脱节断开,就是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