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2)——我学太极拳(108)
(2018-01-07 06:36:51)

一、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点紧凑含虚收藏才行。
二、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的充实起来,养这种灵感主要的练法,是在稳静上练功,如不稳不静,那就绝对练不出灵感来,如手上身上脑筋里没有灵感,那就不能算太极拳的功夫。
三、练太极拳,心里要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的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形态。练太极拳的人,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这就错了,如这样就一辈子也找不着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糊闹。
四、练太极拳主要是找拳意,如找着拳意就算入了门了,拳意如何找?
在松软稳静上去找,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稳稳的,静静的,日子久了,拳意自会到了手上,如满身带劲的去硬找,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这句话很要紧,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这句话,那就练不好拳了。
五、功夫有了基础之后,应在藏神养气上用功,不宜专在肉体上苦求,
如崔某之拳,专在柔劲上苦下功夫,发劲上死找,这证明他不是高手,李某某是崔的老师,这证明李崔皆不是好手也。
六、有人练太极拳如其它门拳一样,弄些着法招法,想些用法,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练太极拳的,胸中是混然一气的,是无所为的,是泰然的,不能专想某一手一势的作用。如一想每手每势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均匀了,那拳意也就始终不会上手了,不会发现了,拳意不上手,灵感没有,将来在用的时候,就不能听劲,听不了劲,也就取不了胜。
七、按我今日之练法,是松净的运动,心想内部,心里才感觉有些
意思,如往日练功,多在表面上用功,未往内心里去体会,那是不对的。
八、在初练功时,一定要按规矩,每练必须顶起头来,拔起背来,蹋下肩去,垂下肘去,周身布满意思,五指贯上意思,气势充满布匀,日子久了,就可打下基础,李香远就这样练出来的。第二步的练法,是注意周身关节的放松放软,无论是腰膝或肩肘,甚至指节、腕节、脊骨的每一节部,都要以思想之力慢慢的将其松开了来,这步功夫不易作到,但如日子久了,以思想力慢慢灌输,是绝对可以作到的。
九、每练功务要以腰脊为轴,带领着四肢而动,如感觉两臂、两手松软软沉甸甸的,才是练对了,在这个时候,两脚两腿是很柔弹的,很扎实的蹋在地面上,这样子才对。
十、在练时要随时体会腰脊上的源动力,它是如何的劲带动,挑动着两臂两手而动转的。是柔劲,还要有弹力。
十一、杨师打拳,推手练功的一切神气动态细微的味道,要平时多多的想想,多多的悟会,功夫就会大大进步。
十二、练功夫第一要紧是提起虚灵的神气来,一身的神气要充满,但又要收藏在内心不使外露锋芒,又要以灵机灌注,不能呆板,神气极稳,浑身是意,这才是好的练法。
十三、一定要在大松大软上,两臂如在掉下来一样沉甸甸重砣砣的一手一势去练,否则就练不出好的身势来。
在练时,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舒舒畅畅的去用功,如长江大河之水滔滔的不绝之势,如不如此,练不出好身法来,此道理要好好想想。
十四、最上乘的练法,是练神,练意,练气,练虚无,不能死死的
练筋骨肌肉为主也。
十五、如发劲不入内,这是未放松的关系。如在对手时拳不管用,这是动作无变化的关系。
十六、在练功时,要时常想当年老先生是如何一个练拳的神气,今多久不想这些事,所以练拳不进步。
杨师练拳时,其全身及两臂是如何松沉的样子,要时常多想想。他是如何的又稳又静、又松又沉、又软又弹、又灵动的样子,要时常多想。
十七、在老先生与人推手时,对方感觉寻常恐惧,时时有惊心动魄之感,这是如何一回事,要时常想想,如此功夫久了,就会大进步的。
十八、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势松软,脚下有根为最要紧。
十九、太极拳也要有些基本的力量,但这种力量是柔的力量,而不是僵的硬力。有了基本上的力量,再有柔软,再有松沉,再有灵巧,再有轻妙,这才够完全,如是脚下浮漂的,那就练不出实用的功夫来。
有了基本上的力量,然后注意练灵感,一步一步的把灵感充实起来,然后在推手时才能作到蝇虫不落,寸草不粘的地步。
二十、太极拳的功夫,还不能死死的在沉劲上下功夫,因为有沉劲,只可是用于友谊的推手沾粘,如是用之于对付比斗,是非有蝇虫不落、寸草不粘,轻妙绝伦、变化神奇的功夫才行。所以说太极拳总要在轻灵变化,神气灵感等方面下功夫才对。
二十一、练柔是初步的功夫,然这种初步的功夫的练法很要紧,因为柔是练筋骨上的力量的,这是根本上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然后才能练大松大软,以达到轻灵虚无等上层的功夫。
二十二、如是再深进一步的练法,是找紧要,不宜在大伸大展找了,因为紧凑才能含蓄,才有收藏,才长内劲。松是紧凑的松,不是以放大、放长、放伸、放远叫松,切记。
二十三、每练功一定要把劲沉在丹田,如能丹田沉下劲去,人的气度一切就要改变,如沉不下去,那一切的神态气度都是浮的,所以练功须练到气沉丹田这一步。
二十四、无论如何说,练拳的功夫是在松软沉重,舒适大方上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势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练法上下功夫才行。
二十五、练功夫必须刻刻留意在腰隙,也要刻刻留心是在用意不用力,如到了最上乘的功夫,是要纯以神行。
二十六、练功以松沉软弹为对,每练时要细细的思悟这个味道。
二十七、在练功时,全身各部如松的均匀舒适了,便会感到掌心指肚之间发泡发胀,泡松松、胀鼓鼓的感觉,灵觉无比,清醒无比。如此天天用功,把这种灵感清醒充实起来,以后在推手打手之中,它这种灵感就会发挥极好极妙的作用。
二十八、当然老论上所说的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是练太极拳功夫的至理名言,不过要参加上每练功细细的体会掌心指肚之间的这种松泡泡,胀鼓鼓的灵感味道,其功夫的进步当更迅速些。
以上这些道理,是要静下心来练功,才体会得到,如粗心浮气的着手是体会不到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