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1)——我学太极拳(107)

(2018-01-06 13:09:00)
标签:

健身养生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1)——我学太极拳(107)       李雅轩先生太极拳精论(1)——我学太极拳(107)


    1. 在初学拳时,就要对老师讲的每个势子的动作和神气融会贯通,而且要仔细的体会自己身上的感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要贪多求快。这种方法,看起来慢,实际上却是快的,这一点学者必须注意。

2. 在一套拳学完之后,要反复的联系,细细体会,周身贯穿、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心神意气成为一个整体,练的时候,身心愉快,这才算是学会了,但这也只是大体上会了。学无止境,不能就此满足。

3. 有了以上的基础之后,就可以进一步学习行功运气的功夫。这种功夫,就是在练拳时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用心意来牵动深长的呼吸,鼓荡身体来做拳势的动作。一切开合的动作,如长江大河之水滔滔不绝,抽丝挂线,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迈步如猫行,举动轻灵,圆满无缺。  

4. 练功需要细心的做到“稳静”,这一点最重要,其次要用心意去想如何做到稳静,如何才能做到清醒,如何才能使智慧澄清,如何才有虚无的气势。  

5. 先师杨澄甫曾说古人练拳要分四步功夫:

1)练体以固精。就是练架子的功夫。增强筋肉的弹力,关节的灵活性和骨骼的坚实性。       (2)练精以化气。就是行功养气的功夫,使饱满的精髓充实身体的元气。  

(3)练气以化神。就是养气藏神的功夫,在练得精满气足之后,再朝夕锻炼下去,就会发现神明的灵智。有了这种灵智,无论用在何处,都会发挥功效,不仅仅是打拳。  

(4)练神以返虚。就是在静极默笃之后养虚灵的功夫。在练出神明灵智之后,又将它藏在内心的骨骼之中,含而不露。从表面看来,似乎什么也没有,然而在实际上却是包罗万象的,无所不有,无所不为,无所不然的。如同绢裹明珠,光泽内藏,能普照一切。  

6. 练功主要在蓄气养神上下功夫。心存静养,养出智慧,养实中气,才能慢慢体悟出道理。在技击上,必须养出神明的灵智,然后才能无往不利,有了灵智,在技击时只要意念一动,气势精神无不俱到。

7. 练功最重要的是将内心放松,身势就自然放松了,一切都顺遂自然,这样才能在技击和养生上有效果。  

8. 练功时全身放松,上下一致,然后才能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用腰脊带动四肢,做出如江河的水势动荡的样子。丝毫不自动,不零断动,不局部动,不多动,不妄动,不少动。否则都是错误的,就不是真正的太极拳。  

9. 太极拳的动作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腰带四肢,有系统的运转起来,整体的一动无有不动,动作幅度并不一样,这一点特别要注意。

10.练拳必须要由老师领进门,不要自作聪明,松松垮垮的就以为是一动无有不动了。

11.练太极拳要松透,用思想意识来带动身体,丝毫不用多余的力。

12.太极拳内要松心、外要松身,要松匀,松透,松的完满。  

13.身势都松下来之后,头脑才能清醒,感觉才能灵敏,意气才能沉下,发劲才能充实,保健作用才能达到。  

14.练太极拳必须本着老论去练,不要自以为是,更不要以会打几个套路为能。

15.练拳一定要身势放松,内心泰然,若有若无的去修练身心的灵觉,细心体味。

16.每次练功,都要留有余兴,不要过于劳累。  

17.练功夫时间长了,应该感到神清骨爽,精神愉快的情形,这就是练功夫已经找到要领了。没有这种感觉就说明练的不对。  

18.太极拳的功夫,不是只会盘架子就行了,要从理论上掌握太极拳的拳法拳理。尤其要从老论上去领会,去领悟。  

19.练太极拳最好要和明师一起去练,本着太极拳的老论去练。

20.练拳不仅仅要领会技击的含义,还要去考虑健身的含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