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说破——读书之思与悟(184)

(2016-09-25 05:29:36)
标签:

读书

不说破——读书之思与悟(184)

唐代有个叫吕元膺的人,官至东都留守,他平时喜欢交友,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便来投奔他、做他的门客,他都给他们安排一份差事,待他们很好。有一个姓任的士人,也来投奔吕元膺,吕元膺同样以礼待之,给他安排了份差事。吕元膺喜欢下棋,恰好任某也喜欢下棋,于是两人便经常在一起下棋。但三个月后的一天早上,吕元膺忽然客客气气地对任某说:我这儿人浮于事,难免会耽误先生的前程,还是另请高就吧!实在抱歉得很啊!说罢,给任准备了一份礼物、为他送行,任某虽然不愿意走,但主人已经提出了让自己离开,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带着礼物离开了。当初,吕元膺打发任某走的时候,许多人都不理解,就连他的子孙们都不明白他为什么要那么做,但吕元膺也没有解释。直到十多年后,吕元膺病危之际,他才语重心长对围在病床边上的儿孙们说:十多年前我在东都时,和一个姓任的门客相处极好,但有一天,我们下棋时,有人送公文来让我批,就在我批公文的时候,他趁我不注意,偷偷地换了一枚棋子。这样一来,局势顿时大变,他赢了那盘棋。其实,我当时用眼睛的余光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了,只是没有说破。说起来,他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更换一枚棋子,原是小事一桩,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但我从中看到他的心迹可畏。当初如果直接说出来,又怕他担惊受怕、羞愧难当,从此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但是时至今日如果再不说,又怕你们不了解真情,会引起误会。这么一说,我也就没有好牵挂的了。说罢,溘然长逝。

《昨非庵日纂》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宋代政治家张齐贤的事:有一回,张齐贤在家举行宴会,一个仆人偷了几件银器藏在怀里,被张齐贤在门帘后看见了,但他没有质问那个仆人也没有把事情说破。后来,张齐贤的官儿越做越大,晚年时担任了宰相,他家的很多仆人也在他的关照下获得了升迁,只有当年偷藏银器的那个仆人没有得到任何官职和俸禄,他以为张齐贤不知道自己偷窃的事,所以心里感觉受了委屈,于是乘空闲时跪在张齐贤面前哭着抱怨说:我侍候您时间最长,比我后来的人都已经封官了,您为什么独独遗忘了我呢?张齐贤听罢,叹了一口气,同情地说:有一件事,我本来不想说破,但不说破你又会怨恨我。你还记得当年在江南时,有一回家里举行宴会,你偷盗银器的事吗?我将这件事藏在心中近三十年没有告诉过别人,因为怕你难为情。既然这件事说破了,你也必然因有愧于我而无法再留在这里了,那么,我给你三十万钱,你离开我这儿,自己选择一个地方安家吧!

(消息来源:乐读网)

 

 

【思与悟】

     这是两个能让我们看到两位古人的宽广胸怀及善良心的故事;但需强调的是另一方面,即他们的“不说破”。吕元膺发现任某偷换棋子、认为任某“心迹可畏”,决定不再与他交往,但并没有把事情说破,直到临终前,才向自己的儿孙们说出了事情的缘由;张齐贤发现了那个仆人的偷窃行为,也选择了“不说破”,一直把这件事在心里埋藏了近三十年,如果不是这个仆人抱怨他,他可能永远也不会把这件事说破。两位古人之所以选择了“不说破”,想来,他们是为当事人着想的,因为一旦说破了,会使当事人难堪;相对于吕元膺,张齐贤的“不说破”除了为了不使当事人难堪之外,还有另一层用意,就是让当事人能继续留在府中做事,这更加难能可贵。“不说破”,是两位古人的处世态度,这是一种建立在宽容、善良基础上的操守,颇值得我们学习。

    在生活中,对于身边人做出的不妥之事,有时我们会一眼看破其本质,但是碍于对象、场合和时机,并不合适说破,否则,既容易让人下不了台,又可能伤了情分,达不到应有的谈话效果,因此,看破不说破,想办法委婉地表达你的意见,才是交流成功之道。

    据史书资料说,汉景帝时有个丞相叫田鼢,无什么真才实学,而有一个叫灌夫的将军当着田鼢的面说道:“你田鼢算个啥,不就是靠阿谀奉承起家的吗?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这番话顿时让田鼢恼羞成怒,一气之下斩了灌夫。随后,田鼢到同僚徐冲那里抱怨别人轻视自己。徐冲听后,看出了田鼢傲慢肤浅的本质,但碍于他睚眦必报的性格,没有直接说破,而是劝道:“灯笼高挂,虽引人注目,但无重力;铁球躺地,虽有重力,但不被瞩目,倘若您将铁球高高挂起,不就镇住螃蟹了吗?”田鼢听后心领神会,面露笑意,微微颔首。

   不顾谈话对象,尤其当面对心胸狭隘之人时,看破就说破,很容易祸从口出,好心变成驴肝肺。而徐冲就会看对象说话,他看破了田鼢“无才又无德”的秉性,但没说破,而是迂回地借助“灯笼”和“铁球”说事,以此暗示田鼢:只有当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时,坐在高位上,才如猛虎添翼、取信于众人。这种说法,虽没有直接将问题说破,但却隐晦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给人以启迪,不仅维护了对方的面子,还让其感觉到了你的真诚我们每个人可能也都经历过这种事情,有时碰到在大庭广众的场合下,见人之短即予说破,一下子使人陷入难堪的境地,让人难于下台阶;有的整不好就会破罐子破摔跟你较劲,既伤了面子,也从此破坏了相互关系,有的甚至是好朋友亦如此,是让人感到很痛心的。

    面对不同的对象,看破不说破,而是隐晦地顺着其心理需要说话,就会让人感激你;面对不同的场合,看破不说破,而是灵活地机巧地暗示,就会使对方愉快地接受你的意见;面对不同的时机,看破不说破,而是隐忍地说出令对方舒心的话,就会结交友谊,获得支持。所以在生活中,要学会看破不说破,选择隐忍、委婉地跟对方说话,这才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

    人生应当看清,看透,不说破。看清需要智慧,看透需要阅历,不说破则需要一种胸襟。有这种胸襟的人,精神世界一定是丰富的、安详的。一个人,倘若能够通过自己的体悟,看清这个世界,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细致拿捏,不将事物看破说破,他的人生,定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