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92)

(2011-07-13 13:45:08)
标签:

杂谈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读《菜根谭》(92)

    二百七十四、读心中文 听本真曲

    【原文】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残篇断简封锢了;有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有除外物,真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译文】人们心中本有一部真正的好文章,可惜被内容不健全的杂乱文章给封闭了;心灵深处本有最美妙的乐曲,可惜却被一些妖歌艳舞给迷惑了。所以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须排除一切外来物欲的引诱,直接用自己的智慧寻求本性,才能求得受用不尽的真学问。

    【评语】对事物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读书也是这样。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与思考须两相兼顾,只想不学终究一无所得,只学不想会糊里糊涂。学习的内容有书本知识,也有社会知识,不管是哪一类知识,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不求甚解,那么不可能有所成就;一个人只知道读书,而不是用心去读,那么正如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说,读书必须用智慧来分辨书中所讲道理的是非,要从书中找走出一个自我的路。要直接向自己心灵深处寻找属于本然之性的良知。书读多了,想深了,见广了,便会离开书本,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成为自己精神世界的组成部分。书读到这一步算是有用了。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92)


    二百七十五、清苦潇洒 勿偏一方

    【原文】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译文】一个做学问的人,既要有慎密的思考、刻苦敬业的精神,又要有潇洒脱俗的胸怀,这样才能保持生活的情趣。假如只知一味克制压抑自己,使自己过极端清苦的生活,就只会感到生活如秋天的肃杀而无生机,这又怎样培育万物的成长而至开花结果呢?

    【评语】古人讲究学以致用。一个读书人为了求得高深的学问,每天都兢兢业业地苦读,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固然很好,但是也不可以忽略了读书之外的“潇洒趣味”,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要忽略正当的“消闲”,也就是要德、智、体、美并重。否则,就会变成一个“只知读书不会作事”的书呆子。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生活就等于是一种竞争,如果不多懂得社会,了解社会,何以生存?如果不保留一点生活情趣,纯粹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来客,所学何以致用?读书人要会读书,还要会生活。

 

咬得莱根则百事可为(92)


    二百七十六、磨练福久 参勘知真

    【原文】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译文】人的一生有苦有乐,只有在苦难中不断磨练得来的幸福才能长久,求学中既要有信心也要有敢于怀疑的精神,只有在不断考证释疑中得到的学问才是真学问。

    【评语】曾见报载,国外一些大公司的老板,把自己的孩子放到一个艰苦的环境里去锻炼成长,这是因为他们深知,在艰苦中磨练而得的幸福足以珍惜而长久,在温室中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求知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一生的知识很多是从书本中得来,不过也要听取人们的言论,观察周围事态的变化,所谓“人情练达皆学问”就是表明这种道理,因为仅仅靠书架上得来的知识是不够用的,更不要说书中知识还会有偏差和错误,当一个人学识肤浅时疑问也少,学问越是高深疑问也就越多,因此古人才有“学无止境”的说法。可见,一个自翊常识渊博的人,或许还会是一个没有学问的人,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常抱着学无止境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不论求幸福,还是求知识,都需要经过个人的努力,经过反复锤炼才会得到,才会牢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