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营养 |
分类: 食品与健康 |
在上一篇博客中,我简单介绍了一下食盐摄入过多的危害和每日推荐摄入量,但是,是不是控制了食盐的摄入就够了呢?
其实,在我们的厨房里,还存在着一大类我们看不见、但含盐量非常高的物质,它们都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将用超市实地调查拍回来的图片,为大家一一介绍:
第一类:含盐调味品
1.鸡精
鸡精,算得上是调味品中的”年轻人“。它到底是不是鸡的精华,在这里我们先不去说它。但从鸡精的配料表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它不仅添加了各种呈味物质,还添加有食用盐,其中100g鸡精的含钠量高达17180mg!试想一下,假如咱们为了多吃些鸡肉的鲜味儿,一天食用10g鸡精(像@kimmy-金哈
这样的人,没有鸡精,别说炒菜煲汤,面条他都做不了),这就吃下去了1718mg的钠!!这可远远超过了食用盐应该提供的1200mg!
http://s7/mw690/72bacf6fgd69685bc37e6&690
可是,有木有人发现,加了鸡精并没感觉特别咸,倒是酱油的咸味儿更明显?这是因为,鸡精里,它还添加了一定量的白砂糖,甜咸中和,我们的舌头就这样被忽悠了。
http://s7/mw690/72bacf6fgd69685bc37e6&690
可是,有木有人发现,加了鸡精并没感觉特别咸,倒是酱油的咸味儿更明显?这是因为,鸡精里,它还添加了一定量的白砂糖,甜咸中和,我们的舌头就这样被忽悠了。
2.酱油
酱油,作为一种发酵制品,在我们的调味品里,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人们喜欢它的香、它的味,还喜欢它那浓郁的颜色;做菜的时候加一勺,色厚味浓,人见人爱。爱吃的,想必都会有这样的意识,饭菜不够味儿,来点酱油吧!然而,100ml
7000mg的钠,有没有让您的手稍微哆嗦一下呢?
3.蚝油
作为一个厨房新手+北方姑娘,这款调味品对我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第一次看到这个标签,还觉得含钠量不算太高,但当看到横标目的时候,才发现这个单位是份,而不是常见的100g或100ml。当然,这也是完全合法的,只是容易被我们忽略掉。虽然比起前面两个调味品,它的含钠量不算高,但在使用的时候,还是要当心。因为这一份吃下去,我们一天食用盐的指标就用掉了一半。咱还得吃点别的菜,不是?
4.腐乳
腐乳作为一种发酵豆制品,其实还是有很多优点。比如其中的钙的生物利用度增高了,B族维生素的含量增加了,氨基酸、糖也更好吸收了。但它也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咸。我自己是比较喜欢吃腐乳的,但也不能多吃,一星期吃一次,一次一块儿,就够了。还有爱吃火锅、爱用腐乳汁做蘸料的人,也得注意这里头的盐,这一顿吃多了,下一顿就要尽量清淡点。
5.豆瓣儿酱
其实,豆瓣儿酱的含盐量和蚝油是差不太多的,所以烹饪中如果有用到,就可以不放或者少放盐。如果作为蘸料来用,那就更要当心了。太咸的东西,会使舌头表面的味蕾脱水,导致舌面出现许多沟痕,呈现”地图舌“样的变化。
6.番茄酱
番茄酱?没看错吧?是的,没有看错!当我看到番茄酱的营养成分表时,我也小吃惊了一下下。虽然这东西平常不怎么用,但有时候吃面包,还是会抹一些;平常做鸡翅,也有用的习惯。可是,自己吃着也没觉得咸啊?!看来我们自己的味蕾,还是很容易上当受骗的~
第二类:隐形钠
真正的隐形食盐——味精
别看味精的外包装上明明确确的说了”无盐“,但味精的真身——谷氨酸钠,可就没这么无辜。谷氨酸钠虽然鲜味十足,但它和Nacl一样,也是一种钠盐。遗憾的是,在我家附近的超市里,所有的味精产品都还没有营养成分表,但有数字显示,100g味精的含钠量在8000mg左右,所以——吃味精也是吃盐!
总结:
许多调味品的含盐量都非常高,在烹调时,要做到:
①看清成分表,控制调味品用量,确保每人每日钠摄入量不要超过2200mg
②特别喜欢调味品的独特味道时,要相应减少食盐的添加量、甚至不放食用盐
③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逐步降低味蕾对咸味的阈值
④味精也是盐,使用也要限量
一句话:别拿调味品不当盐哦~
参考资料:
1. 所有图片来自超市货架、实地拍摄
2. 味精含钠量数据参考: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373466.html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