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吉赛尔》经历了一代又一代舞蹈家的演绎,成为西方一部家喻户晓的芭蕾舞题材作品,即将于十一月与观众见面的《吉赛尔》由Tim Yip叶锦添担任艺术总监,负责服装造型以及舞台场景设计,英国舞蹈家Akram Khan负责编舞,并合作英国国家芭蕾舞团,在东西方艺术的交融下,这个关于爱情与背叛、复仇与救赎的故事将在舞台上再次焕发光彩。
Tim Yip叶锦添在英国曼彻斯特接受了采访,在近一个小时的访谈中谈及了自身创作历程,与Akram Khan的相遇相知再到《吉赛尔》的创作,从舞台剧中的时尚与服装艺术到中国传统艺术与新东方主义理念。
九十年代初《阿婴》《诱僧》等电影中独特的审美造型使叶锦添走入大众视线,1999年他以《卧虎藏龙》一举夺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虽然广为人知的多为其影视艺术作品,但早在1993年,叶锦添便开始涉及剧场美术,从服装造型、道具设计再到舞台场景,每部舞台剧都凝聚了心血。谈及自己的发展历程,Tim提到年少时对于传统京剧以及中国绘画的爱好,视长兄如偶像般的崇拜,因感觉香港电影过于商业化失去原有纯粹便只身去往台湾发展七年,也正如Tim所说:
“Everything happened just nature , complicated ,yet simple”
与Akram Khan的相遇是偶然,与Akram Khan的合作则是无数偶然而汇聚的必然,早在2011年,Tim便与Akram Khan携手打造了舞台剧《DESH》,并于2012年斩获英国劳伦斯·奥利维亚奖(The Laurence Olivier Awards)的“最佳新舞剧奖”(Best New Dance Production)。
《DESH》里有古典舞的庄严理性,有现代舞自由感性,还有几分能剧般的幽默诙谐。《DESH》呈现出的舞台简约而又充满神圣的仪式感,场景变幻间,Tim时而用简单到极致的线条分隔出不同的空间,用最原初的本能消弥音乐、动作带来的冲动与压抑,延伸观者的意象空间;时而营造一个流动的空间,让舞者在光影变化间任意挥洒;时而运用剪影,展现出舞者细微的动作变化。
虽然Tim与Akram Khan来自于不同的艺术背景,有着不同的创作个性,但在合作之初两人便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合作的过程轻松而畅快,当然过程中也存在疑问,Akram Khan在创作过程中对舞蹈的力量与速度提出了质疑,这同样是每一个舞者面临的问题,Tim Yip由此谈到艺术创作:
“why don’t come from your body to your heart , something go back to yourself”
正如美国现代舞大师Merce Cunningham默斯∙堪宁汉所说,“如果你不喜欢别人的作品,那就编一个自己喜欢的好了!”自由的灵魂与天性的解放是每一个艺术家创作不可缺少的源泉,模仿没有创造来得淋漓畅快,自此之后《吉赛尔》创作中的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If a dancer dances—which is not the same as having theories about dancing or wishing to dance or trying to dance or remembering in his body someone else’s dance—but if the dancer dances , everything is there … Our ecstasy in dance comes from the possible gift of freedom, the exhilarating moment that this exposing of the bare energy can give us . What is meant is not license , but freedom…
——Merce Cunningham
舞台剧对舞者,是天性的解放,对观者而言也是精神上的放松与解脱,这也正是Tim多年舞台设计创作中遵循的一点——自由,无拘无束的感受。舞台剧是一门集视觉、听觉与触觉多种感官体验的艺术,舞者的每个动作通过视觉传递到观者的神经末梢,每一次呼吸,每一个个节拍都让观者随心而动,闭上眼睛,一切同归于寂,睁开眼睛,所有颜色便明晰起来,好像可以拥抱到大千世界。
when we see the dance , we use the body to see the dance , even you use your eyes see the dance already .——Tim Yip
也正是如此,Tim意识到舞台剧对于现代人已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乏的一部分。从一九九三年当代传奇剧场不拘世俗的《楼兰女》到二零零四年匠心独具的昆剧《长生殿》,再到二零一二年灵动唯美的《孔雀》,Tim Yip参与过的舞台剧题材繁多,但《吉赛尔》是着手设计的第一部芭蕾舞题材的作品。
2004《长生殿》
《吉赛尔》舞台围绕“人间与幻境,地上与地下”两大场景展开,如何流畅地表现故事的叙事以及把握场景变幻的节奏成为舞台美术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关注点。Tim是一个富有想象的创造者,在不断自我否定、重新定义的创作过程中,所有的思路就会一涌而上,推动着去决定做什么,如何去做,就好像有那么一个转瞬即逝的时间点,它会让你收集所有暧昧的感受,收集所有不确定的瞬间,收集所有微小的细节,至于表达语言,在此刻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
2008《红楼梦》
对于Tim Yip的身份不可忽略的就是亚洲东方的文化背景,Tim也有自己的新东方主义理念,新东方主义并非对东方传统元素的照搬照学,新东方主义研究更多的是对于传统的分解与重构,对“为什么”的探讨要远大于对“是什么”的追问,每一个细节在设计中都显得尤为关键。譬如Tim一直热衷的京剧,武生的靠旗,花旦的水袖,不同的图案、颜色、形状都有背后约定俗成的涵义。《吉赛尔》的设计也是如此,舞台上的艺术永远不单单属于艺术家个人,更是属于所有观者的,舞者用身体表达剧本里的故事,观者看到的则是自身映射的感受,THE BODY WILL TELL YOU THE STORY , THE FEELINGS , THE EVERYTHING.